“吴公?”燕达奇怪地问了一声,随后不说话了。
如果是吴充从中作祟,郭逵肯定会犹豫不决的,在宋朝武将不值钱,那怕他一度担任过西府副相之职。
不过王巨是士大夫,是文臣,所以吴充不便公开说,于是将这件事用诏书形式通知王巨。
琼娘问了一句:“吴公会不会将熊公的兵马调到泸州?”
“这个不会,泸山江南地区多山多林,蕃骑难以发挥作用。如果仅是指那五千川兵,从其他地区皆可以抽调。再说,熊公的兵力如今在雅州备装待发,一个泸州南方,一在成都府西侧,两相相隔遥远。吴公就是有此意,在两府便不得通过了。”
燕达忽然问:“吴公与少保有恩怨乎?”
王巨摇了摇头。
如果说吕公著还差不多,至于冯京与吴充,王巨与他们有什么恩怨,顶多略有些争岐,但这岂不是很正常不过?
燕达终于想到了:“吴公反对用兵南方?”
“可能是吧。”
其实王巨也无所谓,如果这事儿发生得早,反对开边大理的大臣们还能用此做为借口,阻挠自己。但现在箭在弦上,就是熊本的兵马也要即将出发了。用什么来反对?
是兵力伤亡过重吗?
各地有反抗,陷入泥沼吗?
用掉许多钱帛,劳民吗?
都没有,并且大捷在望,如何阻挠。
王巨这是担心平定大理,他返回朝堂,会面临的麻烦。毕竟现在吴充位高权重,不亚于当年的王安石。
但王巨担心过头了。
诏书确实是吴充发给王巨的。本质上吴充也确实对开边南方不大感冒。以前岂不是很好吗,如果再象唐朝时那样,被南诏拖累那该怎么办?
不过王巨节节胜利。赵顼好功,吴充也不好明说。可这时候朝堂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接到王巨奏疏,大家都知道大理基本上能收复过来了,本来大家对王巨用兵就不会怀疑,况且大理自己儿内部还搞篡位与分裂,如何是王巨的对手。
因此根据王巨送来的情报与地图将大理分成三府,善阐城与大理城毫无疑问置府了,另外大理第三城建昌府同样还保留着府的编置,余下划分为十五州七军五十五县。若干羁縻州,羁縻州不问,这要等王巨将大理平定,才能得知羁縻州的数量,不过多也罢少也罢,反正不用朝廷委任流官。
但就是这些府州军县,要委任的流官数量也极其庞大了。
并且大理新近收复,对官员品德与能力要求额外严格,所以这么多流官,让吴充头肿了。
最让吴充头大的。许多官员不愿意去大理,这不象交趾,虽然同样偏远。而且天气酷热,可哪里迁徙了大量内陆汉人过去耕作,容易治理。
但大理有多少汉人?
都是蛮人,听说这些蛮人还十分剽悍,动不动就拨刀子你捅我一下,我刺你一下,这样的地区如何治理?
所以正好接到归来州反叛的消息,吴充没好气,将事件经过原原本本让堂吏书写下来。发给了王巨。
不过诏书发出去不久,吴充便病重去世了。
人死了。妖蛾子一起出来了。
郭逵犯下错误,先是贬官。赵顼怒气还没有消解,索性让郭逵闲赋洛阳,并且派使责问郭逵,你为何在邕州摇摆,又在富良江畔摇摆,并且不让燕达与苗履乘胜渡江。
说的不算,得做出来才算。
燕达成了此次王巨南下用兵中的第二号主将,可见王巨对燕达的器重,但燕达表现真的不错啊。不但用兵厉害,如今广南主力军队几乎就是燕达练出来的,尽管那个实战训练颇有争议。
郭逵被逼得没办法,于是在今年含含糊糊地说了一件事,是吴公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安南事以经久省便为佳。
吴充弄出这句话,让我怎么办?
正好吴充去世,赵顼也不好追究了。
然后在史上吴充的孙子吴储与吴侔与“神仙”张怀素有来往,皆坐死,于是蔡條在《铁围山丛谈》里记载此事时,隐晦地书写了一句:盖逵承望相臣风旨,因致坐毙。事未竟,会吴丞相以疾薨于位,得不治。其后几三十年,当
第697章 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