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看了一眼大伙,心中想,我这是给皇子上课哪,还是给大臣们上课哪。
也不能怪大臣,规矩早给司马光等人破坏了。
或者这时王巨多少能理解吕惠卿当时的无奈,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
王巨开讲,大臣们乃是真的来听讲。
吕惠卿当时给赵顼开讲,司马光等人以吕惠卿资历浅,不足以担任帝师为名,于边上听讲,实际是准备随时挑刺儿,实际也真的发难了。
但今天来听讲的大臣更多。
不是没有人恨王巨,恨的人还是恨之。
最大的原因还是那个山陵滩涂湖泽承包制度,其实所谓的无主之地,除了三千一百万大基建开发出来的外,余下的,能开发的早就开发了,不能开发的还是不会有人去开发,那来的无主之地?
不过许多中立的大臣却渐渐倒向了王巨一方。
一是虽有人弹劾王巨这么做是无事生非,王巨却利用手中权利,严格的监督着各州县官员的执行力度。
比如两浙路某知县反映一个问题,许多百姓虽募来做役,但因为一天五十文薪酬太低,动力不足,并且对官府的强行摊派募役产生了严重排斥。
王巨立即用邸报方式通报全国各州县,这个薪酬,对于贫困州县来说也算不低了,但对于富裕的州县,确实很低,不过问题是它们不是全国性的大型水利道路,而是关系到各乡村本身的各个中小型水利道路,那么为何不将每一个水利道路的募役放在受益的各乡村贫困百姓身上?
只要这些水利道路一修好,这些百姓就会立即受益。
而且又是秋后了,明为摊派募役,实际募的是赤贫百姓。也等于是送一些钱帛给他们。因此不是害民之举,而是益民之举。
为何还能出现排斥的情况,乃是这个知县没有做好之缘故。当然,随后这个知县免职了。
这是最简单的做官能力要求。都做不好了,你还做个鬼的父母官。
还有一个例子,两淮路一县百姓产生了抗议,是谓何故呢,其实五十文日薪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两淮路百姓来说,真的不多了。
然而就是这五十文,还让胥吏扣掉了一大半,变成了真正的强行摊派力役。不是募役了。
王巨大怒,派中使下去查问。
那知县说我不知道,是胥吏弄的事。
同样也被免职了,又用邸报通知全国,连胥吏都无法控制,你还做鬼的官!
甚至因为此案,连两淮路提举司的官员都一一受到了处分。某让你们监督执行的,但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还有山陵滩涂湖泽承包,王巨一再强调,百姓如果向里正耆长提出请求。知县必须派人执行处理,如果不提出,知县也不必多事。
前者是为了能顺利地将此法案执行。后者是最大可能的减少纠纷。
总之,在他的强力调控下,各州县的官员都开始变得有作为了,因此宋朝的情况在迅速转好。
不止是王巨功利,功利的大臣有很多,变好了,无疑就会支持,没有变好,反对声音强烈。那便会反对之。
以及春天来的变化。
去年三千万下去了,有一些人心中还是战战兢兢的。但到了春天,彼岸商贾终于从倭国那边带回大量金银。
借条一一收回来了。并且还是用金银收回来的。
只有一部分流回银行司,余下的则全部流向民间。
但这些金银,却是很关健的。
宋朝变得越富裕,金银用量就越大,最简单的吧,民间婚嫁,最少得有一些金银首饰。
然而现在金银产量又很低,虽然西夏那边的不会给了,辽国那边却一两也不敢少,银行司又存放了那么多金银为本金,因此民间金银价格实际在渐渐上涨,尽管张商英不断调节,都控制不了这个涨势。
眼下问题还不大,但涨到一定地步,尽管绢交与金银挂钩,最终避免不了会出现反复兑现,银行司危矣。
那么从今年到明年,随着一百多万两甚至两百多万两黄金,近千万两白银的到来,正好满足了民间的金银需求。所以这批金银来得很及时……
最关健的因素,还是悲情因素。
第807章 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