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盔山坐落于凤城西北,距离凤凰城三十公里,据说最高峰达到了一千多米,这在辽东这个丘陵地区可算是座大山了,帽盔山的西南有个不大的小镇-朝阳镇。
虽说小镇不大,也就几百口的人家,但这却是让日军颇为头疼,也极为忌惮的一个名字。
因为邓铁梅司令率领的辽东民众自卫义勇军的司令部,就设在了朝阳镇北的顾家堡子。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这个辽东地区第一个民间抗日武装已经发展到了六千多人,现在更是发展到了两个纵队,其中一纵队和司令部就在朝阳地区,而新成立的二纵队虽然还只有一个团但因为是骑兵团所以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骑兵团的团长便是邓司令的义子李庆胜,他带领骑兵团驻扎在在凤城西南的三义庙地区,这里的地势更适合骑兵团行动,就算是小鬼子重兵去围剿骑兵团,凭借其机动性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
而一纵队的四个团加上司令部的直属部门共计五千余人,已经控制了整个朝阳地区,除非鬼子能聚集足够的军队否则轻易不敢来犯。
一团驻扎在朝阳镇外的小张家堡子,这样既能镇守朝阳镇又能守护离此不远的司令部。
二团驻扎在朝阳西面的赵家堡子,这里是哨子河冲击而成的一处平原,在这里驻扎机动性较强,还能看护哨子河的河道,以免敌人沿河突袭朝阳镇。
三团则驻扎在清凉山下的梨树园和麻地沟,这里扼住了司令部的北面的大部开阔地区,同时也是大部队向东北和西北方向运动的北大门。
四团驻扎在朝阳东南的大坎子沟,这里既是通往凤城方向的必经要道,更是撤往帽盔山脉的重要出口。
四个团共同拱卫着义勇军的司令部,既能各方通行又能防范来敌,将朝阳地区镇守得是固若金汤,就这第一道防线就让日军指挥部大为头疼。
而司令部就设在朝阳镇北的顾家堡子,直属的四个营分别驻守在顾家堡子周围的东沟、和尚沟、闲岭沟和三道岭,四个营守护着义勇军的司令部形成了第二道防线,除非大量敌军围困否则无论在哪个方向都可以快速转移。
这个布置是邓司令和总参谋长王兆麟一起研究的,两道防线彻底稳定了义勇军驻地周边的局势,也让义勇军有了自己的一片根据地。
此时邓司令正设宴欢送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派来的代表苗可秀,苗可秀现年二十五岁,正在北平大学里读书,这次是代表救国会来联络邓司令共同抗日的。
邓司令本就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就是私塾的教书先生,因此同苗可秀一见如故,又被苗可秀的才能和民族精神所感动,因此邓司令尊称苗可秀为苗先生,更是殷切盼望苗先生能留在义勇军同他一起领导义勇军抗日。
苗可秀也被邓司令诚意打动,但是因为学业还没有结束,同时学校里的一些事情还需要他去办,只好先回到学校等到七月份结束了学业再来参加义勇军。
席间,邓司令举杯向苗可秀敬酒道:“苗先生,自从听了你对义勇军所提的建议,我现在可是心急如火焚啊,希望你能快些回来,我们好共同抗日。”
苗可秀赶紧起身回敬道:“邓司令的大义和勇气让小弟十分敬佩,小弟也想就此留下,可是小弟身为抗日救国会的一员学校里的一些事情也需要回去处理,不过邓司令放心,只待毕业之后小弟便放下那边的事情,尽快赶来协助邓司令。”
坐在邓司令旁边的总参谋长王兆麟也举着酒杯站起来说:“司令能得此干将真是我义勇军之福,真是我辽东百姓之福啊,苗先生,我也敬你一杯,希望你早日归来,我们等你共同抗日!”
三人刚刚落座,就见一个警卫进来报告:“报告司令,本溪商会的王会长有紧急的事情求见。”
于是邓司令让王兆麟先陪着苗可秀,自己来到了会客厅,就见王会长正着急的在会客厅里来回踱着步子。
邓司令赶紧问道:“王会长,您这是怎么了?”
王会长见是他来了赶紧说道:“邓司令您还记得当初和我一起给咱义勇军捐钱的佟掌柜吗?”
邓司令想了想问道:“就是在本溪城里开了家客栈的掌柜的吗?”
“对,就是他,他被土匪绑架了!土匪派
第八章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