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秋风渐起,田间的稻穗变得一片金黄,又到了晚稻收割的日子。
赵振强家种着好几亩晚稻,之前就说过,要回家忙几天。
猪差不多长到一百斤了,喂食、清扫工作量都比开始大了不少。而这些天差不多要全靠赵宏自己一个人,简直是忙得脚尖都不着地。
这天上午,赵宏好不容易把猪打理清楚,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
养猪场在大马路上方,地势颇高,站在外面远眺,可以看到田野里到处有村民在劳作。
因为分田到户,所有的稻田都分成一块一块的,全靠人工收割,效率既低,而且很辛苦。
赵宏看着这丰收的场景,心里有些欢喜,更多的却是心酸。
一季稻谷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育秧、插田、杀虫、除草,几个月辛苦下来,刨去成本,一亩田才挣几个钱,不过混个温饱而已。
也难怪后来大家都跑去城里打工,田地大多荒芜,实在是种田不是出路。
要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要走规模化的路子,不论种植、养殖都是如此。最好能发展农产品加工,才能带动大家发家致富。
赵宏对这些早有认识,只不空口无凭。所以还需要积累资本,等待契机。
等这批猪养成之后,到时候肯定有人心动,赵宏就可以初步实行自己的计划了。
赵宏家也有两亩水田,却分成了三块,并不在同一个地方。早上母亲刘慧萍就说去割稻子,趁天气好晒一晒,等傍晚赵振兴放学后,让父子俩抬着打谷机去田里打禾。
这个时候母亲应该还在田里,赵宏决定去看一看。
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天上,阳光晒在皮肤上一片火热,秋老虎的威力也不容觑。
田里的晚稻长得很旺,稻穗一片金黄,饱满的稻穗把禾苗压弯了腰。
母亲正弯着腰,用镰刀把禾苗割倒,然后一束一束整整齐齐摞在田埂上。
看着母亲佝偻着身子在田间忙碌,赵宏突然一阵心酸,想起了多年后母亲白发苍苍,腰椎、颈椎都是毛病,身子再也直不起来的样子,都是年轻时太劳累了,才导致老来一身病痛。
“妈,剩下的我来割吧,你先回家做饭吧。”赵宏叫道。
“你怎么来了,猪都喂好啦?”刘慧萍站直身子,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身,回头问道。
“嗯,你回去吧,一会爸放学回家等着吃饭呢。”赵宏催促道。
“他放学还早吧,你割得慢,要不你先在树下乘凉,我等会再回。”母亲刘慧萍还在犹豫。
赵宏脱鞋下田,从母亲手里接过镰刀,说道:“赶紧回去吧,家里不是好多事呢,你养的那两头猪也还要喂,让你卖也不卖。”
话说母亲喂的两头猪快两百斤了,赵宏曾想过干脆弄到养猪场一起养,谁知这两头畜生吃惯了熟食,喂给它们生料,根本尝都不尝,没奈何只能让母亲继续养着。
前段时间赵宏让把两头猪卖了,母亲都不同意,说猪正是长膘的时候,要等它们再长大一点才卖。
说起喂猪,刘慧萍终于同意先回去了。
赵宏弯下腰割了几把稻禾,动作生疏,一下子还真不太适应。
赵宏已经好多年没干过农活了,再次体会这种滋味真是百感交集。
水稻的叶子又尖又长,还长着细细的锯齿,划在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痕。田里到处都是稻飞虱、飞蚊、各种虫子,爬进衣服里叮得又痛又痒。
赵宏强忍着难受,一下一下把剩下的片稻田割完。放下最后一把稻禾的时候,赵宏像完成一项了不起的任务一样,长长地吁了口气。
明年一定不能再让家里种稻子了,赵宏暗暗下了决心,何苦受这个罪呢。
从田间径往回走,不远处有人正在用人力打谷机打禾。
打禾需要全身发力,用脚踩着踏板,一下一下带动装着钉齿的滚筒,然后把稻穗放在滚筒上,急速旋转的滚筒才会使谷粒脱落,收集在打谷机的尾仓里。
整个过程真是挥汗如雨,纯粹的体力活。还是得推广收割机才行,凭人力真是效率太低了,赵宏忍不住想道。
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做饭。
赵宏舀了
第二十章 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