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规则执行了半年,德鑫内部在管理上有条理多了。员工也养成了开口闭口“我们是几级几级”的习惯,分校一级的,是骄傲的资本,走路都带自豪感的。
把级别列在那儿,无意之中引发了各分校之间的竞争,谁不想争一级争前三名上内部报刊呢。几乎所有的管理和员工都卯足了劲,拼了命想把业绩做上去,这样,基本就不用夏云再动费尽唇舌做任何鼓励,分校的任何事,他们比夏云更用心,更关心,他们把德鑫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
至于原先分校校长担心的由教职员工投票会成为把柄,和员工们以为可以给校长们投票为荣,现在在集体荣誉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分校校长们大多出自内心地去关心手底下的教职员工,而不是因为害怕被投劣票而在教职员工面前刻意讨好。
夏云暗访了一部份分校,确定改变使风气更好,才放了心。在这样的基础上,她招了两个中文系毕业生,专门撰写内部期刊,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全在上头。员工们以能上期刊为荣,试想,一篇铅笔字再配上自个儿的照片,那可有多风光多光荣啊。
在这样的势头下,半年里,德鑫的业绩连续三级跳,从月营业额五六百万到过千万,眼看着每家分校平均月收入过百万,夏云再次把上市提上议事日程。或者有人会认为,只要企业盈利状态良好,不用上市更做财务报有更自由。可是上市能募集到大量的资金,能促进企业更快的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重活一次,夏云也未能免俗,还是想着能更上层楼。
洪敏个性平和,但不排斥多赚些钱。当初与夏云合伙开办学校。只是无奈之举,实是没有想到能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既然走到这一步,自然只有向前进决没有退后的道理,所以夏云再次提到上市,洪敏也热心起来。
梦想着有一天能上市的企业多了去了,名额就那么几个,大家伙挤破了脑袋,真能美梦成真的企业却没有几个。夏云也知道形势严峻。可是名额少并不代表没有幸运儿脱颖而出,无论如何都得争一争的。而且现在德鑫达到连续三年盈利的初步要求。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上市运作。
九七年民用互联网还不时兴,信息不发达,虽然德鑫总部身处京城。但真要说到上市,夏云一时还不知如何具体运作,只是模模糊糊地认为三年盈利就够资格,更不用说在国内上市还是到境外上市了。这种事,又不能够挑着担沿街叫卖。上市的方向定下来了。夏云却茫然了好些天。
这天正在办公室里发呆,王企森敲门进来。近两年来,他倒是常来往,对于德鑫迅速发展壮大,难得的只有欢喜没有妒忌。看着这位如长者般的挚友到来,夏云也觉心情好了很多。
坐下来闲聊,自然聊到上市上头,王企森建议:“你为什么不照着黄页上的广告找寻可以帮忙的单位呢?”
夏云苦笑:“这种事情,怎么能相信广告呢?还是得找实在的券商。这不是不认识这些人嘛。”怎么上市她还弄不清楚呢。唯有找一家券商才能捋清前后顺序呀。
王企森说:“这还不容易。你开着车沿大路走,看到券商的招牌进去谈就是了。”
夏云的反应是:“不是吧?这么简单?随便找的信不信得过啊?”
王企森满不在乎地说:“要不然你以为有多复杂?你什么都不干,只坐在办公室里发呆事情会自动解决吗?”
要是事情这么简单。夏云也不用发愁了。不过送走王企森后,夏云还真决定沿路逛逛。沿着四环走了一圈,还真没看到证券公司,或者光顾着看路错过了?夏云疑惑着,把车拐上了三环。开了一小时车,还真让她看到一块挂着“财神证券交易公司”的招牌,停了车走进去,大厅里电脑前站满了看盘的人,男男女女都有。
张望了一会,夏云也没找到一个管理的,里进倒是有一条窄窄的楼梯,顺着楼梯走上去,入眼处是一个大厅,稍有装修,再过去一条窄长的通道,顺着通道走去,一间间的办公室沿通道而设,尽头一间挂着“总经理办公室”的牌子。
一路上没人过来查问她是谁,来做什么。
夏云敲了敲办公室的门,里面没有回应,不过还是能推开,却是空无一人。这里还在营业,人到哪儿去了呢?
疑惑中,夏云打算下楼走人。通道前头
第181章证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