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节 两线
在1933年长城抗战后,日军势力已经明目张胆地进入冀北平西各地,并在冀东扶植了殷汝耕伪政权,北平东西北三方的交通都被日军控制。所以,当时驻扎在平津地区的29军部队,其实已经处于三面受敌,能够和后方联系的通道,只有南方一途。一旦在这样的地方发生战争,日本占据全面主动,当然也就很容易理解。就算现在真像范哈儿和老蒋预谋的那样,提前开辟了
后世评论抗战爆发初期,**除了在南京-上海一线和日军鏖战了三个月外,华北战线好像不堪一击,实际上这是因为日本对华北蚕食多年,在该地已经占据了完全战略主动,很多地方的战事都像在包饺子一样,几面合围,**最后能够顺利的血战一场逃出就已经不错了,大多数地方只能乖乖被日军合围全歼。
范哈儿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怎么样稳定华北的局势,尽量让抗战的主战场,最终定在华东的南京-上海一线。
从战后的情况来看,七七事变的爆发,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日军并未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日军直到20日才做好全面占领平津的军事部署。但是,此事又有必然性,因为地处北平南方咽喉的卢沟桥和宛平县城,一直是日军窥伺的重点。日军多次挑衅,以图控制这个要点。
日军控制宛平,意味着切断北平守军最后一条自己控制的对外交通,此后,北平的中**队无论补给还是调动,都必须在日军的刺刀下仰人鼻息。那样,宋哲元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只在北平部署象征性部队,主力南撤,其实是将北平天津拱手让出。那他这个失去地盘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也就当到头了。要么,依然在北平作“土皇帝”,条件自然是做日本人的傀儡了。四面无路的29军那时即便想反抗也不会有机会。
当然,以日军的想法,能够制造摩擦,发个声明吓退中国守军是最佳结果,九一八的成功使日军对此很有信心。这也是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二等兵志村菊次郎,10点30分被认为失踪,12点15分归队,此人1944年在缅甸被新一军孙立人部击毙)为由挑起冲突,而丝毫没有收敛意识的原因。日军未作全面战争的准备,不是它不想获得北平天津,而是它认为根本无须兴师动众。
但是,日方后来承认,对29军敢于反抗的思想准备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哈儿想要让日本放弃在华北的入侵行动,显然也是非常困难,没有巨大的让步,想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一旦过于退让,就肯定会挂上汉奸的骂名,这又是范哈儿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
所以在考虑了再三后,范哈儿终于通过**驻重庆代表王维舟,通知了**和西安的西北军、东北军方面。
和历史上不同,此时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几乎保存完整,**的实力,并没有因为接受了部分西北军而提升,但也没有下降,所以综合起来算,他们现在完全有可能力,履行更大的职能。
西安和红军方面,对于在这次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范哈儿,还是非常重视的。
接到他的通知后,立刻派了高级代表来重庆,和他进行商谈。
西安方面的代表由张学良本人亲自前来,而红军方面,仍旧是西南联盟的老朋友政治部王主任。
范哈儿在范庄亲自设宴,款待了两人。
“啊呀,范某早就想这样公开的几位见见面,直到现在才正式有机会,正是让人难以不激动啊!来,来,王主任,汉卿,我们先干一杯……”
范哈儿热情的招呼那两方代表。
现在这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各集团和派系的划分,还是比较有趣的。其中老蒋的势力毫无疑问最大,所有其他的几家包括范哈儿和张学来年感、**、其他派系军阀等,几乎连成了一片,共同抵抗老蒋的中央军系统。
而除老蒋之外,又是范哈儿的西南联盟一家势力最强,所以隐约间,西安的张学良、杨虎城,就和**方面更多的走在了一起,有暗中对抗自己决定的样子。这一次他们两方乘坐同一架专机过来,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呵呵,哪里有哈公这么激动,之前在西安,大家还不是都见过面么。”张学良无奈笑着摇头。
第一百八十三节 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