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没,朝廷要重开科举了...”
“当然听说了,这可是大事,听说朝廷正在商议科举规程,眼看着这事就要定下来了...”
“大大的好事啊,朝廷科举取士,老百姓家的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
“...那些不善修行但有大志向的人也多了一条路...”
“...我家二叔的小儿子,生来命轮不好修行没什么前途,可是他从小就爱读书,自学了四书五经,以前家里人还嫌他读书浪费时间,现下能参加科举了,他在读书上的天分有地方发挥了,二叔一家出人头地也有指望了...”
最近麻辣烫摊子上谈论最多的就是朝廷重开科举一事了,虽然还未正式公布,消息却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暖暖会心一笑,消息她早听说了,因为这个她还起了小心思,囤积了一批纸笔墨。
重开科举的消息一旦公布出去,京城纸笔墨肯定要涨价,可趁机赚一笔。
今天白日里闷热异常,到了夜里夜风终于多了几丝凉爽气息,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今晚麻辣烫摊子上的人格外多。
虽然客人麻辣烫吃得少了,绿豆汤喝得多了,不过外出乘凉的人更多了,暖暖的收入倒也不见减少。还有几位出手阔绰的,看着暖暖忙里忙外额外赏了她几角银子。
街头行进来一辆马车,借着对面青楼后院的灯火,暖暖遥遥地看到一个人影在向她招手,待那人走得近了,才认出来是熟人。
“吉哥,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车上拉的这么多东西?”暖暖拿了马扎过来,笑着递给来人。
李吉擦了擦脸上的汗,摆摆手拒绝暖暖的马扎,“不好意思了暖妹子,明天家里有些私事,我一早就要跟长辈出去,怕耽误各家的生意,原定明天的货我就先给大家送过来了,这边两个筐子里是你们家的蔬菜和活鸡...”
李吉,京郊李家村人,祖辈居于此地,因祖上曾出过大能修士,且各代都有精英子弟出现,到如今家境仍然殷实。
虽不是王侯公卿之流,在京城中却有几分薄面,等闲人等都不敢找李家的麻烦,李家也算是京城名门之一了。
李家家教严格,对族中子弟多有管束。
虽有余钱却不许子孙游手好闲,李家孩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要修习家传功法,族中土地耕作也由子孙亲力亲为,地中产出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也由子孙拉进城里贩卖。
暖暖曾经以为李家缺钱,后来觉得并不是这样,因为李家子弟只务农不经商。
李吉修行天分算得上乘,是李氏族中这一代的精英子弟之一。
他每日不但要完成修行功课,还要下地种田,每隔一段时间又要进城送货,暖暖就是他的主顾之一。
观生叔不知道去哪里了,暖暖喊了半天也不见人出来,只得歉意地让李吉帮她把东西搬到厨房。
李吉性格淳朴为人厚道老实,两只大手一边一个,提着沉甸甸的箩筐就进了厨房。
李吉的脸颊被灶火映地红扑扑地,似乎平添了几分喜气。
暖暖心中一动,打趣道,“吉哥,看你气色这么好,明天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才不来给我们送货啦,是不是去相亲啊?”
李吉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脸颊却多了一分羞涩,“明天祖父带我去拜见国学馆的先生,如果运气好地话,也许能进国学馆读书。”
这下换成暖暖愣了一下,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
李吉是修士,寿命长得很,相亲这种事根本不用着急,倒是能进国学馆读书对他更重要。
京城国学馆是大唐天朝的最高学府,据说是在前前朝建立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国学馆是所有大唐年轻人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只是他的招生对象严苛而又广泛。
想进国学馆,首先要获得某些人的推荐,这里的某些人都是由国学馆指定的社会名士。
然后获得推荐的人还要通过国学馆先生的面试,据说面试的内容五花八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常识到修行功法,只要通过了面试便具有了成为国学馆学生的资格。
最后便是会考,所有通过面试的学生统一参加由国学馆出题的考试,考试分为
第3章 科举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