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英国电影的罪恶之家,电影背景是发生在一战时期左右的英国,当时英国各种物资奇缺,因为英国是个岛国,绝大多数资源要靠进口,资源实行配给,主要供应于战事,自然老百姓分的就少了,当时很多人无家可归,饿死已经是正常的
这个电影悲剧人物是个美丽的工厂女工,因为物价上涨很多工人都不够钱维持生计,女主仔一次成交大买卖之后向工厂老板希望加薪,但是老板拒绝,女工就让工厂女工集体罢工希望得到25先令的报酬,老板想收买她,让她变成女工的组长支付她一个人25先令的薪金,女工坚持是集体加薪,最后老板说,一周不到工厂女工就会因为没有钱而回来上班,结果工厂老板说对了,最后解雇了女工,女工的同事们没有为女工说一句话或者提供一点的帮助。
女工之后去了服装店工作,虽然女工努力工作但是却因为当时工厂老板女儿心情不好投诉了她,女工再次遭受解雇,那个时代的伦敦,提供工作的机会非常小,结果女主的只能够露宿街头,而她遇到了工厂老板女儿的未婚夫,这位仁兄提供了住的地方给她,可惜目的是成为他的情妇,维持三个月之后,男人结束了关系不提供帮助给女工
女工最后是遭遇到工厂老板儿子的□□怀孕,后来希望得到工厂老板的妻子所成立的妇女委员会的帮助,可是却被工厂老板的妻子冷漠的拒绝,因为她未婚先孕,当众人发现只不过是一个梦之后,除了女儿和儿子其他人都没有任何愧疚
虽然整个故事好像谁都没有错一样。每个人自己只是其中一环,错的应该是在我之前或者在我之后的人。
“我信不过人,我必须相信一个东西,否则我无所依托。”
开头女工如是说。
它是一个美好的向往,是被剥削者潜意识塑造的救济者的形象。一种寻求外力无望于是只得寻求内化的慰藉的力的形象——女工自己的假想保护者。
战争时期,那个可怕冷漠的时期,让我想起年幼的伏地魔,我对汤姆是存有怜悯的,原作里面的汤姆也为了生存而挣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都不能温饱,何况孤儿院一个小小对孤儿院是是一个社会的,人性让汤姆变得扭曲,当他发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他开始报复其他的孩子,因为他无任何人可以依靠,只能以攻为守
其实伏地魔如果得到好的引导也许有机会不会变成恶魔的,他不信任任何人,不需要朋友,因为没有人对他真正伸出援助,像这种孩子是需要很好的引导和不离不弃的陪伴,哈利也说过他和伏地魔的不同,哈利虽然是受虐儿童,但是他代表的作者创造的一个奇迹,邓布利多的帮助和支持,赫敏和罗恩,还有韦斯莱一家,即使是他的姨妈在原文里面也是对他有亲情的,还有波特夫妇,哈利不会像伏地魔那样是因为他拥有很多伏地魔没有的东西
不得不说一点,jk罗琳的四个学院都是人性的优缺点,格兰芬多代表的是人性好的一面,热情勇敢果敢正义,而斯莱特林就是冷漠的一面,有野心,精明狡猾,审时度势,明哲保身,不择手段,年幼的汤姆进入一个冷漠的学院,汤姆的出身小蛇看不起他,只会让他为了证明自己力量和生存而不择手段,陷害他人,因为他不想再回到那个孤儿院,还有受尽白眼,所以他会说我没有朋友,到了最后,他却对食死徒说我的朋友们,汤姆就是那种矛盾的共同体,他最后的死亡让一切结束,他的一生是邪恶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但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也许他幻想过得到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还有父母的爱,他做了那么多事情,其实他确实是和邓布利多所说的,他不懂爱,不相信任何人,是当时的社会还有人性成就这位魔王,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友情,亲情,食死徒的屈服都是屈服在他的力量之下,没有人对他付出过真心,所以他选择变成恶魔,但一切都是他的错吗?
伏地魔之所以变成恶魔其实很多人都有责任,就如上面提到的工厂女工那样,工厂老板的一家子也许看起来没有任何的过错,他们只不过冷漠了一点而已,自私了一点而已,女工她选择死亡结束一切,有人说她愚蠢,但是她也是这个疯狂的世界的受害者之一,我也希望每个人可以在变成恶魔或者选择死亡之前可以有一个机会,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哈利波特里面的人物看似对汤姆成为
第13章作者想说,关于哈利波特一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