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刘辩的预料,姚广孝并不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而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小沙弥,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
正史中的姚广孝十四岁落发为僧,在四十岁的那一年被朱元璋召唤到京师颂法布道,但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侣,没有多少名气与权力。
在姚广孝四十七岁的那一年,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去世,召唤道衍和尚入宫做法事,为马皇后祈福。就在这个时候,姚广孝才第一次与燕王朱棣相遇,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马皇后的葬礼完毕之后,道衍和尚跟着朱棣返回了北京,担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受邀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天下大事。
姚广孝在庆寿寺做了十六年的住持,直到六十三岁的时候,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登基削藩,朱棣竖起反旗,姚广孝才算是正式出仕。堪称历史著名人物中出仕最晚的之一,绝对当得上大器晚成这个词语。
之后姚广孝辅佐朱棣,用了四年的时间推翻了建文帝,攻占金陵,朱棣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
朱棣登基称帝后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赏赐给他金银财宝,土地美人,俱都被姚广孝拒绝,依旧坚持住在寺庙,上朝之时穿上朝服,退朝后换回僧衣,因此获得“黑衣宰相”的绰号。
姚广孝辅佐朱棣二十年,直到八十三岁的时候方才在庆寿寺病逝,被明成祖朱棣追授上柱国、荣国公。生荣死哀。堪称千古第一传奇僧人。
面对这样一个心如钢铁,一心向佛的僧人,刘辩没有太大把握说服姚广孝还俗。但没想到的是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姚广孝竟然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小沙弥,看起来出家的日子还不是太久,是否能够轻松的劝服他还俗呢?
“阿弥陀佛,不知陛下召唤小僧来有何吩咐?”姚广孝双掌什,施礼问道。
刘辩笑道:“听闻道衍法师胸怀韬略。腹有治国之道,故此派人邀法师来面谈。”
“陛下听何人所说?”
道衍和尚一脸惊讶,自己连主持都不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沙弥,大汉天子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真是匪夷所思。
“天机不可泄露!”自从认识袁天罡之后,刘辩也学会了这句万金油,肃声问道,“朕想邀请法师蓄发还俗。不知大师可有此意?到时候荣华富贵,金银财宝,良田千顷,美女如云,任凭法师予取予求。”
姚广孝双眸转动,显然内心此刻正在经历尖锐的斗争。最终双手合什道:“多谢陛下厚爱。然则小僧一心向佛,无意还俗。当然,陛下若是真认为小僧有政治才能的话,小僧愿意以僧人的身份为陛下效力。”
刘辩一脸遗憾:“朕是真的欣赏道衍法师的才华,想要让你为朝廷效力。可是我大汉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家人做官的先例,因此朕也不能为了法师破例。”
“小僧明白,那我就继续回白马寺诵经向佛。”姚广孝再次合什施礼,告退出宫。
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姚广孝竟然能够拒绝诱惑,刘辩只好另谋良策。在麟德殿中来回踱步走了片刻,计上心头:“嘿嘿……朕现在好歹也拥有97的智力了,逼迫你一个小和尚还俗还是能够做到的。既然明着劝不行,那就别怪朕使用阴招了!”
刘辩立即招李元芳前来听命,吩咐他去一趟白马寺,调查一下寺庙中有多少僧侣,主持是何人?而这道衍和尚来寺庙中出家多久了,竟然深受佛教洗礼,年纪轻轻就看破了红尘,宁肯过苦行僧的生活,也不愿意过妻妾成群的富贵生活。
“微臣谨遵圣谕!”李元芳领命而去。
晌午过后,李元芳就快马返回了乾阳宫,向刘辩施礼禀报:“启奏陛下,这道衍和尚俗家姓名叫做姚广孝,祖籍吴县,今年二十岁。十四岁时在玄妙寺落发为僧,获赠法号‘道衍’,后来玄妙寺与白马寺合并,这道衍和尚又迁到白马寺为僧,”
“白马寺有多少僧侣,主持是何人,品行如何?”刘辩正襟端坐,面无表情的询问。
李元芳拱手答道:“启奏陛下,白马寺乃是金陵规模前五的寺庙,有僧侣两百余人,主持是慧远大师,为人德高望重,深受白马寺的僧侣爱戴。”
“你再去一趟白马寺,查一下寺庙中的长老,
八百五十三 佛门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