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财迷对共济会内部两派矛盾有和稀泥的嫌疑,两派都对才弥先生有意见,而且对他的国内国际政策也有意见了。全/本\小/说\网/
对国内的国大党政府,热血青年觉得与他们的斗争太少了,应该组织更多的武装力量,扩大地盘和实力(没军队就没有地盘),与中央军战斗,与地方军阀战斗,以领导更多的民众!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是装备了一个抗五军。在抗日方面,热血青年也不满意,觉得抗五军应该扩大作战,把鬼子赶出东北。
徐辉会长他们解释说,共济会的资料、力量,只能装备这么多军队,只能打日军,而且也只能这样打游击,能打下热河,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热血青年觉得应该把救犹太人的钱、投资到马鞍山等地的钱用来买武器,少搞经济建设,就可以多搞一些军队了。而且他们觉得部队不一定要有现在抗五军这样的装备,也可以与冯大帅说的那样,我们有激情,我们有热血!艰苦一点,大刀也可以杀敌嘛!那样的话,再搞个一百万军队的装备都是可以的!
这帮会方面的一派则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他们觉得抗日是应该的,但不能让共济会出这么多的力!这抗日是全国的事,特别是东北人的事,共济会也应该参加,但中央政府、东北军应该出更大的力!如果他们都这么缩在后面,我们抗五军也不用这么使劲!
不过他们对国内,特别是对东北的形势是满意的,对抗五军的成绩、威信,那是自豪的!对经济建设的速度是钦佩的,对于这一些,他们对才弥先生是服气的。他们不服气的就是才弥先生太由着这些学生哥胡来,太重用这些学生哥。
这两派还是有共同点的,就是对财迷救援犹太人都有点疑虑。认为我国也有的是人,让这些外国人来抢了我们自己人的饭碗,而且才弥先生还这么重用他们。为他们这些外人,得罪了德国和欧美列强,也得罪了国内的一些人,实在是不合算。不过合算不合算,财迷是算过账的,这些犹太人对我国经济建设也是起到正面作用的。
不过这儿要说明的是,参与这两派争论的,只是共济会中极少数人。共济会的绝大多数会员都是工人、农民、商人什么的,他们只是相信才弥先生。这些人对共济会内两派都觉得有些道理,但都不如才弥先生讲的话有道理。又觉得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共济会的发展,就不要争吵到这么对立的样子(财迷就是这个态度)。
而且多数普通会员对共济会的发展现状是非常满意的。一般说来,普通会员对帮会派的观点更适应一点,因为他们与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比较接近;不过共济会中搞宣传的多半是学生派的,这几年“西风东渐”,认为我国传统道德与科学理论是对立的说法也是有些影响的,所以学生派的影响也不小。
财迷认为,现在社会上东、西方的各种观点也都在争论,如中医、西医也还在争,有时还要来找到他这个“学术权威”当评判。所以这些事情在共济会内部有争议,也是正常的。
说比较麻烦的,就是这两派人多半是共济会里面的干部,有一些还是元老。而且他们的争论已经进入了抗五军军队里,虽然一些高级将领都是只听才弥先生的,但小部分中低军官有这个派别之争,对部队的影响也不好。部队可不像企业,必须合作得像一个人一样。
以往财迷他们的干部政策,有点故意把两类人搭配安排,希望一文一武,能够互补。但如果有了矛盾,这工作就做不好了。而且共济会的纪律没有特别严格,有些人就要求调动,变成“物以类聚”了,对此,财迷他们也无所谓。
为了解决这争议,统一思想,于是在九月份,共济会就在上海开代表大会,让各地的一些代表来,大家讨论一下,找个平衡。但是,财迷那会搞开会之类的东西?由于准备不充分,会议只是把这些争论放到了台面,而没有平熄争论。看来开会议也是一门学问。
财迷自己在大会上提出,要保持我国原有传统哲学、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吸收国外的民主制度、科学方法,而检验各政策法规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受群众欢迎、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财迷让代表们先回去工作,只留了两派各几个人,帮会派以屈国良为组长,学生派以李明为组长,分别写一下他们的计划,并看他们的政策的可行性,从争论中制订出新的
第二百一十四章共济会内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