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损兵折将,艰难曲折,南路则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
麦轲把具体指挥都交给六划负责,自己站在全局,照顾两个进军方向。最近他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解决荣市的麻烦上面。
现在,荣市的事情得到完满解决,不但这座地处战略要地的大城并入了远征军范围,落家还派出了精兵强将,参与了后面的征伐。
又一个势力宏大的家族挂靠到麦轲的战车上面。
北线一切正常后,麦轲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南线,他信步向六划的指挥所走去。
为了不互相干扰,麦轲一直以来,都和六划分开办公。
来到六划的办公帐篷,发现主人并没有在里面。麦轲是这里的常客,所以门口站岗的士兵没有阻拦,就放他进去。
这个办公的地方,也是临时作战指挥室。最特殊的就是有一个沙盘,这还是顾继之的作品。上面标志的城市都是根据麦轲的指示放在那里的,因为他并没有实地考察过。
凡是已经被远征军攻占的城市,都被插上了红旗。
沙盘旁边是一个作战日志,里面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南征一路来攻占的城市,以及在什么地方打了遭遇战、伏击战等等。
沙盘和作战日志上的记录相得益彰,第一个被占领的城市就是岘港,这是一个大型港口城市,在安南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号称第二大港,只比此行的目的地嘉定略小,而嘉定海港则是安南的第一大港。
这个港口由于紧靠富春,安南的国都,又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外国的使团要见皇帝,需要从这里登陆。
这自然又带动商业的发达,这里是安南中部出海登陆最重要的口岸,甚至是老涡中部和北部出海的必由之路。
由于如此重要,引起列强的窥测,对安南朝廷施加各种压力,力图把岘港作为通商口岸。安南朝廷在这方面和大清采取的是同一个政策,不到万不得已,坚决拒绝列强的要求。
因此,岘港一直就有重兵把守,近两年驻军人数又有增多,一直增加到了一万人。
如此数量的精兵把守,又有地利条件帮助,如果硬攻的话,即使攻占了城池,造成一定伤亡,甚至更大伤亡都是有可能的。
幸运的是,阮世雄一起跟着来了。
他不顾个人安危,单身进入岘港,面见驻地受港部队司令,经过一夜的艰苦谈判,守军全部归顺,接受远征军的整编。
别人不知道谈判的过程,麦轲却一清二楚。因为阮世雄已经和他建立了同心,故此灵犀一动可以洞察谈判的一切细情。
说起谈判,那可真是惊心动魄,波澜起伏,惊险万分!
在最危险的时候,驻地司令的卫兵已经冲了出来,把阮世雄紧紧地捆绑起来,拉出去杀掉!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阮世雄也是面不改色,泰然处之。
一直到临近天明,驻地司令才松了口,知道大局已定,即使他这里胜了,也于事无补,于是终于做出了全军投诚的决定。
这对远征军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守军投诚以后,麦轲、六划、阮世雄决定,对原驻港部队进行整编。整编方式是基层士兵不变,中层和高层军官全部实行三三制。
也就是三分一的军官留任;三分之一与阮世雄的御林军交换;最后的三分之一,由麦轲带来的教导团军官接替。
被接替的三分之一军官,参加教导团指导的一个预备团,在那里接受教导团和军牧团双重培训,为以后新的部队整编预备军官。
占领了岘港,麦轲也松了一口气,至少从海路来说,已经归顺的国都富春是安全了。
一个新的问题也在占领了岘港以后产生,就是军牧团和教导团严重不足。因为开始的时候,军牧和教导团是配套到改编部队的。改编岘港军队,教导团的配备勉强够数,军牧团已经告罄。
所以,麦轲给张远和加文紧急发出信息,让他们迅速再组织一个教导团和一个军牧团,来支援远征军。
而富春和岘港中间的香水县是个小城,大军一过,尤其是看到以前权势熏天的前首宰也在军中,立刻就投降了。
对这种没有大的进取精神,也没有胆量干大坏事的地方
第381章 南线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