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历史的轮回

    八月初五,辽东半岛尽头的沓氏县。

    两万大军已经在这处原本贫瘠的小县囤驻、整顿多日。

    自从张纯覆灭之后,刘备就把大部分部队逐步往南调动,一方面是可以适当敲打高句丽和新罗,一方面也是减少运粮损耗——

    一直到九月初、辽东的秋收彻底结束之前,辽东本地的存粮,是不足以完全养活刘备的两万嫡系正规军、和近万名新收拢的原叛军士兵的。大军的粮食一直靠糜竺海路运粮、返程卖马来维持一部分。

    所以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就把兵力逐步南移到沓氏囤驻,也能减少糜竺海路运粮的里程。

    沓氏就是后世的旅顺-大连一带,本身的自然港口条件不错。如今又是青州流民渡海流亡辽东的第一落脚点。自从青州黄巾崛起后,沓氏这个自古都没有什么人烟和商贸往来的小县城,才算是第一次稍微繁荣了起来。

    而刘备本人,以及一众将领,则是在昌黎等候到了朝廷的封赏敕命和刘虞的指令,才快马加鞭轻骑南下,与行动迟缓的大军会和,第一时间去青州助剿。

    说是助剿,刘备也是有私心的。

    如今已是八月初、虽然青州之地因为气候比辽东稍微温暖一些,麦子秋收已经结束,但还有另外一些生长期更长的粗粮作物,比如粟、粱还未完成秋收。

    再说了,就算麦子已经收获,脱粒、晒粮、入库仓储这些环节也需要时间,让黄巾多干点义务劳动把粮食粗加工完毕再抢回来,那就更好了。

    如果不趁着秋收季节因粮于敌,这些粮食多半也是被青州黄巾军拿走了,既然如此,与其便宜了叛军,还不如拿来养朝廷的兵马呢,还能顺手反杀一些黄巾中的骨干力量,为青州徐州兖州的同僚做点贡献。

    又减轻了糜竺的压力,两万大军走到哪吃到哪,岂非三全其美?

    历史上,后来曹操缺粮时,其谋士劝他挑青州军这个软柿子捏,基本上也是这个想法,道理都是相通的。

    咱不是不义务劳动帮友军,但只在粮食收获季节义务劳动。


    ……

    经过几天风尘仆仆的赶路,刘备和李素等人终于抵达了沓氏县。

    这几天在路上,李素也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把一些刘虞让他秘密转达的心里话,悄悄带给了刘备。

    李素是这么说的:“前日听闻使君支持兄跨州追击张举余孽时,我观兄感激涕零,似对使君极为感戴。但兄可知,使君为何如此大力支持你我么?”

    刘备当时骑在马背上,正色追问:“愿闻其详,使君高义,实在罕见。”

    李素叹道:“当时使君言道,天下大乱,如今至少有四处反贼纷扰不熄。陛下用人……有些竭泽而渔,见不得良臣名将闲着,如皇甫嵩、朱儁等忠义楷模,都被天南海北调动得疲于奔命。咱能就近找到可剿之贼平灭,也好找点事做,争取让朝廷顺水推舟,少些跨州连郡调防的乱命,与民休息。”

    这些话,已经说得有些重了,评价皇帝“竭泽而渔”,这不是拿你当心腹自己人根本不敢说。刘备听刘虞居然敢对他和李素说这样的话,那真是把他和李素当亲侄儿看了。

    “敢不竭诚尽力为使君效命,报答其知遇之恩!”刘备慷慨正义地叹息道。

    一行人于路纵论天下,抵达沓氏时正好遇上糜竺派来接应运兵的船队,也已集结完毕。

    糜竺本人,也是非常上心地亲自操持这事儿,随船队行动。

    刘备再见糜竺,免不了温言抚慰,感谢其付出:

    “子仲辛苦了,这些日子南奔北走,调度繁冗,若非当世豪商,精于货殖转运,不能为此。此番渡海路线,可曾选好?东莱、北海贼情,可有打探得最新的变化?”

    术业有专攻,打探情报和渡海的事儿,糜竺更专业,刘备也就很放心交给他决策。

    糜竺还谦虚了一句:“行军路线方略,想必伯雅早有成算,竺依计而行便是。”

    李素:“诶,不可,海上之事,子仲更懂行,将能而君不御之者胜嘛。”

    糜竺这才当仁不让地拱手答道:“如今东莱、北海、泰山三处,大部分郊野之地都落于贼手,少数县



第41章 历史的轮回  
浙东匹夫推荐:  开局一条小渔船顾鲲  重回80当大佬  舍弟诸葛亮  文娱救世主  重生之我全都要  开局一条小渔船  喷神  窃隋好驸马  
随机推荐:  我真没想红啊  深夜学园  千亿富豪的婚后人生  最强穿梭万界系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360搜"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