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464章 这叫老年代步车

第464章 这叫老年代步车

    第464章 这叫老年代步车

    富康农机的院子里,摆着几台刚刚改装好的“三蹦子”。

    三蹦子是老北京的方言,指的是汽油动力的带棚三轮车,因为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会发出“蹦蹦蹦”的声音,因此被称之为三蹦子。

    三蹦子也是李卫东为富康农机准备的新产品。

    1995年的时候,地级城市和部分发达的县级城市,都已经有了出租车,而大城市里更是出租车遍地跑。

    当时最常见的出租车,就是那种黄色的大发面包车,俗称“面的”。

    就比如京城,便有超过三万辆的面的,那时候京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黄色的面包车走来走去,可谓是满城尽是黄面的。

    九十年代的黄色面的,每公里的价格大概是八毛钱到一块钱,大城市贵一些,小城市则要便宜一些。

    在现在看来,一块钱一公里的出租车并不算贵,然而以九十年代的收入水平,这绝对是很高昂的价格。

    所以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达成黄色面的,都是好几人同时出行,一辆小面包车里能挤好几个小伙子。平摊下来的话一公里一块钱,就划算多了。

    与黄面的相比,夏利出租车的价格就要贵一些,便宜的每公里都要一块钱,贵的每公里是一块二,后来的富康和捷达,每公里的价格能达到一块五六。

    无论是一块钱,还是一块二,都不是一个很亲民的价格,但是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又摆在那里,于是就出现了摩的。

    摩的价格要便宜的多,在中小型城市里,基本上是一块钱走遍全程,近一些的给五毛钱也能够。

    但是两轮摩托车,终究只能拉一个人,运输能力不足。于是三轮摩托车,也就是三蹦子便诞生了。

    三蹦子价格便宜,拉人又多,而且还机动灵活,就是一些小巷子也能钻进去,成为了城市居民最为方便的出行工具。


    特别是在一些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城市,出租车又坐不起,就只能指望三蹦子。

    早期三蹦子,都是车主自己改装的,给后面的车厢安装一个座椅,再焊上铁皮或者防雨棚,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后来有的企业看中了这门生意,便将三轮车改装成可以载人的三蹦子,统一进行出售。

    三蹦子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庞大的,相信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马路上三蹦子到处乱窜的时代,很多三四线城市,至今仍然处于三蹦子到处乱窜的时代。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后期,当时有很多的下岗工人、残疾人,以及进城务工的老年人,他们找不到工作,开三蹦子就成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富康农机是靠农用三轮车起家的,做三蹦子绝对是得心应手,有先天的优势。

    而且在1995年的时候,国内的城市还没有进入三蹦子乱窜的时代,反倒人力三轮车是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

    那时候中国摩托车行业正处于一片乱战的时代,企业都专注于两轮摩托车,轻型踏板是那时候的主流,所以没有摩托车企业去专门生产三蹦子。

    李卫东在这个时候进入到三蹦子的领域,正好打了一个需求上的时间差,可以快速的抢占市场。

    其实早在几年前,李卫东就开始考虑三蹦子这个市场,毕竟国内的城市对于三轮摩托车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一年随随便便就能卖掉一百多万辆。

    如果能够在这个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未来二十年,富康农机是不用担心营收的。

    然而三蹦子给城市带来的不良影响,让李卫东始终很犹豫,要不要生产三蹦子。

    三蹦子一直都是城市里最重要的顽疾之一,而且由于市场需求的存在,一直都很难根除掉。

    大部分的三蹦子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的在马路上穿行,不按照信号灯行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而且城市里的三蹦子都是非法营运的,完全不受交通部门管理。撞到人或者损害了其他车辆,撒丫子就跑,再城市监控不健全年代年代,受害者只能自认倒霉。

    若是被撞的话,三蹦子还没有保险,也无法给乘客带来赔付或其他保障。

    除此之外,三蹦子



第464章 这叫老年代步车  
过关斩将推荐:  教练万岁  全能运动员  我不是东亚病夫  重启全能人生  中国体育人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中国体育人(我不是东亚病夫)  
随机推荐:  疯王的女儿  迪迦的传说  逆袭者之水晶皮王  我老公明明很强却过于低调  人生重启二十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重生之实业大亨"
360搜"重生之实业大亨"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