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鉴宝无双 > 第558章 尉缭墓,可共举

第558章 尉缭墓,可共举

    不过,吴夺很快便冷静下来,“随侯珠失传已久,他居然能得到消息?而且,还是在一处规模不大的隐秘墓葬中?”

    吴大志很认真地点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

    转而却又道:“不过,即便如此,他做得也很对。”

    吴夺明白吴大志的意思。

    老包的消息,可能很模糊甚至有误;但是,面对随侯珠这样的至宝,即便如此,也值得全力以赴去试一试。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么多年来,老包已是黔驴技穷,所以终究是无奈放弃了。

    自古以来,随珠和璧,这两样至宝就没断了人找寻,但是却一直没有结果。

    这两样至宝,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直到今天,也都不能定论到底是什么材质。

    在随侯珠的传说中,说是随国君主随侯有一次在途中救了一条受伤的大蛇,这条大蛇后来报恩,献上了一颗珠子。

    所以,随侯珠,也被称为“灵蛇之珠”。

    可是,随侯珠到底是什么材质,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萤石的,有说是料珠的,有说是金刚石的,还有说是珍珠的······

    这其中,要是珍珠的话,那现在肯定早就没了,因为珍珠的寿命到不了这么长。而萤石一说,受众相对普遍,因为随州北部确实有萤石产出,而萤石也有“夜明珠”的特点。

    不过,对于如此特殊的至宝来说,没找到实物,所有的猜测和推论都没用;唯有实物浮出水面,才能真正揭开面纱。

    大致捋一下,随侯珠一开始肯定是属于随国的。春秋时期,楚国伐随,随国战败。

    而后随侯珠应该是归了楚国。

    同时可以佐证的是,在战国时期,秦国派了使者前往楚国“欲观宝器”,楚王和令尹商量时曾说:“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


    这时候,和氏璧和随侯珠都在楚国。

    后来,和氏璧到了赵国,还曾有过完璧归赵的典故。而随侯珠,则一直留在楚国。

    再后来,和氏璧和随侯珠都到了秦国手中。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因为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提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秦一统六国之后,和氏璧被做成了传国玉玺;刘邦灭秦之后,依然作为传国玉玺,此后又传承多个朝代,直到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登楼投火,才开始下落不明。

    但这随侯珠,却是从李斯的《谏逐客书》(秦王嬴政十年)之后,就没了下文。

    有一个说法是,随侯珠是进了秦始皇陵的,因为是“夜明珠”,所以在秦始皇陵中“以代膏烛”。

    而老包寻找的位于子午山的一处隐秘的秦朝墓葬,时间上倒是能对上,但是比之随侯珠在秦始皇陵中的可能性,实在是小很多。

    “爷爷,子午山的这处墓葬,到底是谁的墓葬?这个知道么?”吴夺紧接着问道。

    “根据老包的说法,极有可能是尉缭之墓!”吴大志摸出一支烟点上,“我没想到,他这么多年一直在搞这件事情,基础信息还挺多,只是没有结果。”

    “随侯珠在尉缭的墓中?”吴夺想了想,“这个人有点儿神秘,相关史料太少了。”

    确实,尉缭的生卒年份不详,姓啥也不知道,只知道叫“缭”,因为嬴政为秦王时期,他被任命为秦国国尉,才被人称之为尉缭。

    尉缭是诸子百家中的兵家人物,《四库全书》中有《尉缭子》,称尉缭子为鬼谷子的弟子。

    尉缭不仅为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出谋划策,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而且相传他懂的相面和占卜。

    据说,他在辅佐嬴政的过程中,看出:“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不可与久游。”

    而且他也看出,秦之国运不长,将会“二世而亡”。所以,后来他找了个机会,和心腹弟子“一夕遁去,不知所往”。

    临走之前,他还劝过李斯,说即便能避免为嬴政所杀,但秦之国运不长,届时必有妖孽奸佞,你的下场将会很惨,还是早作打算为妙。



第558章 尉缭墓,可共举  
青木赤火推荐:  玩宝大师  猎宝  
随机推荐:  网络新聊斋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太上武神诀  阿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鉴宝无双"
360搜"鉴宝无双"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