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浩荡不息,驾御着层叠的云雾而来。它从墨西哥湾的大湖升起,行过半月的时间,终于驾临在帕茨夸罗湖区的原野上,也带来了雨季的第一场雨。
雨声滴答落下,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空泼洒,落在帕茨夸罗湖区半是荒芜的土地上,让泥土更加柔软,也更适合农具耕作。细雨丝丝飞扬,浸润着一望无际开垦中的农田,也打湿了农田间,低头忙碌的丁壮。
六月的天气已经开始炎热,数以千计的丁壮在田野间集体耕作,犹如忙碌的蚁群,远远地一眼看去,倒是颇为壮观。丁壮们大多赤着上身,只在腰间系一件兜裆布,背后背一个竹篓,手中再握着一根掘土棒,维持着劳动的爽利。而丁壮们脚下的田地已经被木棍简单的标记过,分成明显的条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完成的长度。
老民兵奇瓦科双手用力,把掘土棒往田间一插再一旋转,就掘出一手指深的小洞。接着,他从背后的竹篓中取出几粒玉米种子,用手小心地放入挖出的小洞中,再用脚将烧荒后的草木灰稍稍聚拢,把小洞大致填满,这个点的种植就算完成了。
接着,老民兵右脚再迈出一步,隔着半米多的距离,再掘出下一个洞。这些种田的活计,他已经做了十几年,早已熟的不能再熟。此时重新捡起,倒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与安然。
细雨轻抚,清风悠悠,半天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老民兵连续耕作了一百多步,这才直起腰,悠然的叹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看乌云的天空,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又使劲甩了甩手。接着,他回过头,看向进度落后一截的韦兹提。
“蠢木头,加快点!天边黑乎乎的,雨估摸着会变大。早点把今天的活干完,一起去凉棚下休息会。”
“嗯。好。”
韦兹提包着头巾,抬头看了一眼老叔。看起来不大的身板,干起农活来比他这个青壮还要快许多。他闷闷的应了一声,就继续用掘土棒尖头的石刀片挖掘起来。
“这景象,真是热闹啊!就像一大窝蜂子似的。”
老民兵歇着脚,环顾着周围的情形。他先看到周围忙碌的丁壮人群,啧啧的称叹了一句。接着偏着头,看自己耕种过的长条土地。
这种狭长的条块是大大老爷新划出的,叫做什么“亩”;然后又规定说,以左右各迈出一脚为“步”。每亩有240步长,一步宽,提前由大大老爷的人插上木棒标记,而每条亩间隔在半步。丁壮们只管闷着头,一条线干活就行。每亩的种植还是和以前一样,先种玉米、再种菜豆、最后种南瓜。
奇瓦科是老农民了。他伸出双手,仔细的掰算了半天,就大致算明白。在正常的年景,普通的土地上,这一亩地的收成在80多斤左右,以玉米为主粮,菜豆为辅粮,南瓜做添头,南瓜叶子还可以当蔬菜吃。田间的玉米不能种太密,单脚一步才能种一个坑,否则会结不出棒子。
总体来说,田地的收成随土地浮动,也和降水、肥料、光、热相关。在湖边肥沃的好地上,收成会明显增加两成,而在山间贫瘠的劣地上,则要减去两成。热带地区不愁光、热,通常来说,最大的限制就是降水。
从降水上算来,帕茨夸罗湖区是高原中的谷地,类似四川盆地一般,年降水量则与特斯科科湖区相似,在1000-1500毫米。而两侧山脉的降水都会化作溪流汇聚而来,农业生产倒也并不缺水,只是降雨分布不均,有雨季洪涝的危险。
这里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多度,分为明显的旱季与雨季。到雨季最盛的八、九月份,帕茨夸罗湖的面积就会明显扩大,所以湖边地区的种植要格外谨慎,垒出稍高的田地,或者如墨西加人一样,修建水上浮田。
至于田间的地力,在缺乏铁农具大牲畜,无法深耕的这个时代,只能通过天然的肥料,以及休耕与烧荒来解决。玉米种植的间距如此之大,还要用菜豆固氮,就是为了维持足够的营养供给。
“嗯,四亩地的收成,三百多斤谷物,加上田间野菜,正好足够一个丁壮一年的消耗。这就是大大老爷说得什么‘一石’?”
想到这里,奇瓦科抬起头,数了数自己要完成的长条,竟然正好有十指之数。老民兵再次深深
二百四十二章 春耕、军屯与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