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这些被刘钰视作大顺未来希望的这群人,此时并没有想这么多。
他们主观上,既不会关注天朝的未来,也不会关注下南洋对将来的影响,当然也不会在乎所谓的海外市场,以及由外而内诱发的改变天下的力量。
主观上毫不在乎。
他们只关心钱。能赚多少钱。
对于投资南洋贸易到底每年能分到多少年息,他们内心其实也没底。
这时候刘钰在那里看似淡然地喝着茶,这些人也和刘钰算是熟悉了,并不忌讳,一桌桌的人讨论起来。
刘钰按照土地的收益,来计算这些人内心能接受的回报率。
这些人却没有过多的考虑土地问题。
因为,大顺囤积土地确实赚钱。
但是……
大顺内部割裂的经济基础,使得囤地也不简单。
江南地区的土地兼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但是土地一旦超过了二三百亩之后,想从这些拥有二三百亩土地的人手里买地,就很难了。
人家基本上不会卖。
而为数不多的小农,他们确实会破产、确实有时候缺钱不得不卖地。
然而,他们的地又不是连成一片的。这家卖个三分地、那家卖个五分地,一小块一小块的。
囤地也不是不能囤,但是东边一小块、西边一小块,管起来麻烦不说,只说手里这么多的银子是否能一次性买那么多银子的土地?
如果不能,这些银子本身就是死的。
大片的土地、田庄之类的,拥有者自己手里也并不缺钱,在土地回报率这么高的情况下,在大地主、大田庄所有者没有破产之虞的情况下,也很难买到手。
这就好比手里的一万两白银,理论上,全部买地,每年40%的回报率,能赚四千两。
可是,现实里,可能这一万两白银,却只有三千两银子的土地卖。剩下的七千两,只是理论上买地的回报率更高。
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之下,使得他们并没有如刘钰所担忧的那样,准备张口就来个至少20%的回报率。
林允文更是和一桌上的人谈到了另一个问题。
“如今朝廷每年赈济救灾的钱,越发多了。朝廷手里有钱,这赈灾也就能多花了。”
“加之如今海运昌盛,从辽东到广东,船只往来,若走黑水洋,月内即到。”
“即便遇到天灾,倭国的米、辽东的麦、暹罗的米,皆可转运。这几年米价很是稳定,甚至一些地方的米价因着南洋米的进入而日贱。加之天灾朝廷以米赈灾,寻常人家若非万不得已,也难将土地售卖。”
“加之在这里买地不很好买,大部分土地都已阡陌相连轮不到我们了。剩下的,便是小块小块的,也不甚有什么滋味。”
“若是日后朝廷从南洋赚到了钱,我看若遭了灾,各地的蠲免怕也多起来。这倒是不可不考虑。”
他说的,也正是大顺南方的一些现实。
南洋是产米地,而且大米的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伴随着人口渐多,朝廷对大米多采取免税的政策。
加之松江等地的海关,管理日严,克扣勒索之类的事虽也有,但终究和以前相比少了许多。
海运的低成本、航海术的进步,使得大顺终于有了“河西荒、则移河东之粮”的能力。
虽然大顺这边赈灾,基本上就是上面拨十两,层层贪污、克扣之后,真正到饥民手里的,也就一两。
但是。
内地地区,交通运输不便;沿海地区,大顺海运逐渐进步。这就导致了同样是十两银子剩一两,但是内地地区要买高价米粮;而沿海地区,可以买便宜的暹罗米辽东麦。
同样的被克扣贪污只剩下一两的银子,赈灾效果可就差远去了。
再因着大顺特殊的“以史为鉴”,尤其是对明末之事的深刻记忆,使得大顺在赈灾上还是稍微舍得花钱的。
这几年也没什么大灾,自从刘钰去日本“雪中送炭”的那场波及日本和中国东部的大灾之后,大顺也没有出现过超大规模的饥荒。
第四七五章 艰难的第一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