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师傅乃当世大儒,应知世之庸人,自私自利者众矣!”杨毅拍了拍御案,语调清淡,“国家者,有君,有臣,有军,有民,乃成国家。我朝自太祖登基称帝算起,已享有国祚四百二十三年,后高祖垂拱而治,天下遂安;至世祖出,天下遂定。澳洲一统,盛世百年,如今民心稳固,帝国万世基业已成。”
大隋立国四百年,前一百年,隋朝边疆动荡,隋高祖意在安稳民心,对边疆骚乱暂作搁置;隋世祖则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边疆。也就是说,帝国前一百年是在消除隐患,坐稳龙庭。而在后三百年间,帝国除了一些必要的小战事之外,基本上是在休民养兵,如今三百年过去,大隋积累了数代财富,其底蕴之雄厚,无愧于“超级大国”四字。大隋也做到了真正的四海宾服,万邦来朝,成就了完全意义上的天朝上国。
顿了顿,小皇帝接着道:“管夷吾曾言‘仓廪足而知礼节’,治民之道,儒学益在何处?”
孔融皱眉道:“这……臣熟读四书五经,须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不修身,则难齐家……”
杨毅再度打断了这位老夫子欲要长篇大论的想法,径直道:“孔师傅,朕要的不是这些仁义道德,也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朕要的,是第二位万世师表,是另一位圣人,是能让儒学‘死而复生’的领头羊,是继孔孟之后能给儒学一个新的阐释,把儒学推到一个崭新的境地,最终使儒学真正发扬光大的精神领袖!”
“第二位万世师表?继孔孟之后的……圣人?”孔融迷茫了,同时觉得小皇帝是不是发疯了,“这怎么可能?陛下,孔孟乃儒家先圣……”
“孔师傅!”小皇帝失望了,竟然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人不能时时向后退,我们应该朝前看,一步一步,走的艰难没关系,只有向前看,向前走,人才能进化,才能适应环境。但不去走,不去看,便永远是原地踏步,甚至有可能产生历史的倒退!”
这次不等孔融开口,杨毅就郁闷地摆摆手,让他下去好好琢磨琢磨,争取从自己的一番话中悟出些什么。随侍在侧的王承恩见皇帝发闷,心念一转,赶步凑近道:“陛下,司马错中将已在京城外按照虎符调令,就近集结了一万虎烈大军,欲请陛下圣驾一观。”
“虎烈军?”小皇帝想了想,边起身边问道,“是虎烈军团的精锐吧?虎烈军团的军团长是不是徐荣?”
“是的,陛下。”王承恩倒是了解的很清楚,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不用避讳,皇帝问什么便答什么就是了,“虎烈军团的军团长徐荣大将还兼任着总参谋部的陆军总参谋长一职哪,是位了不得的猛将。”
帝国海陆空三军俱全,海陆两军自不必说,空军规模很小,只有五个大队编制,也就是五千人。帝国空军当然没有飞机,但他们有巧夺天工的木制机关鸟,可借风力翱翔蓝天,且机关鸟双翼安有箭弩,背部有一方洞,能容两人乘坐。木制机关鸟的失事坠毁率很低,和地球的飞机差不多,飞行速度也还可以,能日行三百里,加速的话能达到五百里。
当然,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陆军才是战争之王。身为陆军总长,以及虎烈军团的最高指挥官,时年四十五岁的徐荣在三年前晋衔大将,一直留守京畿重地。这回小皇帝直接让老丈人陈明遇带着上将虎符调了一万虎烈军随时待命,还让徐荣大将手下的第一猛将司马错中将领军,其中意味引人深思。
既然一万虎烈军抽调完毕,身为一国至尊的杨毅突然心中一热,权力的滋味太让人着迷了,说调兵就调兵,如果自己愿意,还可以派他们出征海外……怪不得都想当皇帝哪,如果高宗的儿子多些,“九龙夺嫡”的戏码也不是不可能上演。万幸的是,高宗风流,却只有两名嫡子。一是杨毅,现在已然登基为帝;二是杨烨,乃杨毅之弟,高宗时被封为中州王。后杨毅初登大宝,改封冠亲王,在京城朱雀街内御赐亲王府邸一座。
司马错是位猛将,他挑选的兵员自然都是百战精锐,得知了皇帝要来观摩的消息,他丝毫不见慌乱,军令一发,一万虎烈军整齐有序,很快集结待命。走上点将台,司马错先说了几句激励大隋将士刻苦训练努力建功,以之上报君父下报黎民的套话,然后辞锋一转,把皇帝要来的消息说了一遍,继而语调铿锵地怒吼道:“忠君报国乃吾辈军人职责所在,
第六章 昂昂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