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军事小说 > 锦衣 > 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

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

    张静一大抵了解过袁崇焕的问题。

    你若说袁崇焕是内奸,这确实有点过了。

    但是张静一按着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大抵是可以理解袁崇焕的。

    首先,他想立功,这些个读书出来的进士,哪一个不想治国平天下啊。

    可是袁崇焕运气并不好,他在科举考试中排名不高,进不了翰林,而是外放去做了一个知县。

    若是按着他的轨迹,那么基本上他这辈子,顶多在地方上做一个布政使便顶天了,甚至很可能一辈子都死在知县的任上。

    可是袁崇焕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觉得自己能行,于是乎他发掘到了辽东这个金矿。

    当时辽东问题开始尖锐,那地方又是苦寒之地,又在打仗,绝大多数文臣都不愿意去的。

    于是袁崇焕就站了出来,他先是吹了第一个牛,他跑去山海关探查了一番之后,对朝廷说:“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这一下子,炸了锅,正好没人愿意去山海关呢,这不是上赶着送上门的吗?

    于是大家纷纷夸赞他的才能,得到一致好评之后,袁崇焕就升官了,成为了兵备佥事,督关外军。

    此后,袁崇焕一直沿着这个轨迹不断的升迁,终于出人头地。

    袁崇焕其实能力还是有一些的,可是在关外混,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有些玩不转了。

    你一个文臣,算是老几,今天一个大策,明天一个韬略,却让大家跟着你去执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袁崇焕觉得自己的威望根本没办法服众。

    于是,他开始延续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一次次的上书,向朝廷各种许诺和吹嘘,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经天纬地的人物。

    因为只有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他才可以约束众将。


    当然,天启皇帝是不会听他忽悠的。

    可偏偏,崇祯皇帝被他忽悠住了,然后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他五年平辽的许诺,走马上任。

    在得到了崇祯皇帝的绝对信任之后,为了确保辽东这些丘八们对自己俯首帖耳,他得找一个人开刀。

    而后很不幸的,皮岛的毛文龙就成了替罪羊,袁崇焕直接把毛文龙宰了,然后辽东震动。

    最后的结果,实在是悲剧中的悲剧,大权在握了,总兵官你说杀也就杀了,可是当初吹的牛……没有实现。

    不但没有实现,而且你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辽东防线,居然被建奴人突破,杀到了京城,然后……悲剧。

    而张静一提出让孙承宗来总揽辽东事务的理由很简单,就算张静一不评判孙承宗和袁崇焕之间的能力水平,不说他们的人品的优劣。

    只一条,孙承宗就不是袁崇焕可比的,那便是孙承宗是帝师,是随时可以和皇帝沟通,只要在辽东干得好,将来迟早要入阁拜相的人。

    这就意味着,他到了辽东,那些肯听他话的将领,都将对他马首是瞻,毕竟……他是个真的可以在将来提携你的人。

    这就好像……县令和县丞可能会出现矛盾,因为县丞虽然官比你县令小一点点,但是你县令是没办法升我官的。

    难道你县令还能提拔我做县令不成?你在知府衙门有人,我在知府衙门里难道没人?谁怕谁!

    可同样是县令,如果这个县令以前做过皇帝的老师呢?这样背景深厚的县令,那么这县丞就非但不敢和县令的意见相左,不将这帝师的pigu舔烂来,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能有幸和帝师同衙为官。

    辽东那边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而张静一认为,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在内耗上。

    文武不和,上下不和,各边镇也不和,不和,就会产生推诿,就会相互告黑状,然后仇隙越来越深,甚至到势同水火的地步!

    平时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战时关键的时刻,就成了建奴人可以利用的破绽。

    他的答案很简单,要嘛派魏忠贤,要嘛就孙承宗,不然……迟早要出大问题。

    毕竟巡抚和总兵官之间不和,绝不只是两个主官的矛盾,这将引申到各自的部属之间的矛盾。

    想想看



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  
如果一个人不幸回到了天启六年。  此时大厦将倾,阉党横行,百官倾轧,民不聊生。  党争依旧还在持续。  烟雨江南中,才子依旧作乐,佳人们轻歌曼舞。  流民们衣不蔽体,饥饿已至极限。  辽东的后金铁骑已然磨刀霍霍,虎视天下。  而恰在此时,张静一鱼服加身,绣春刀在腰。  他成为了这个时代,以凶残和暴力而闻名天下的锦衣卫校尉。  在这个不讲理的时代,恰恰成为了最不需讲道理的人。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锦衣》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推荐:  
随机推荐:  男神从自律开始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我用阵法补天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锦衣"
360搜"锦衣"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