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在他们的感召下,在国民党内部,“与同志的关系高于一切,几倍于弟兄亲属之爱”……
凡此种种,更让人想到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脉络。以谭嗣同为例,他不是认为五伦中唯“朋友”为真么?以孙中山为例,他不是认为只有海外华侨,才是新中国的希望么?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例,他们不是曾赞助过工读互助团,试图以公社的、“无私产”的乃至无家庭的实验,缔造一个崭新的中国、崭新的世界么?……所有这一切,在1931年,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一个年仅29岁的青年文人的思想资源。他并试图杂糅这一切,将之引入政党学领域。
1931年秋天,也是以这些思考为出发,刘健群在南昌组织了一个小小的、仅有六名成员的团体。这个团体有一个朴素而清新的名字,“布衣团”。几十年后,面对易劳逸教授,已年近古稀的刘健群谈到,“布衣团最主要的特色……是限制成员的个人财产”。
又何止是布衣团、公社式反腐?也是1931年,一本名为《法西斯蒂真相》的小册子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了,它很快进入了刘健群的视野。是这本小册子,连同刘健群澎湃而狂乱、清新却荒诞的思考,不仅左右了布衣团的未来命运,它也伏笔着千里之外的力行社,此后几年不可承受的悲欢与变奏。
;
第两三一章鏖战淞沪——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