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 “唉!”朱慈煊叹息一声,连忙转移话题,道:“王大人,给本太子介绍一下现在船厂的情况。读爸爸 m.dubaba.cc”
“啊!好,太子殿下请随我来。”王成元虚手一引道,朱慈煊开始在王成元的陪伴下,参观龙江造船厂。
“太子殿下请看这里是头作作塘(船坞),长160丈,宽25丈,那边是可以启闭的石闸,用以控制水量。
造船时将水排出,关上闸门,在作塘里建造船只。船造好后,开闸进水,将船体浮起,然后放船入江。
当年郑和郑大人的宝船就是在这个作塘里建造的。”王成元指着眼前一个面向长江长约500米,宽约70--80米的长方形干涸的大水塘道。
朱慈煊发现这是一个呈倒梯形的船作,上口宽约七八十米米,下底宽二三十米米,深度在七八米左右的巨型人工船坞,奇怪的是两侧堤岸没有砖、石筑成的护坡,难道不怕坡堤坍塌?
于是便问道:“王大人,这堤岸为什么不用砖石筑成护坡,难道不怕坍塌吗?”
“殿下有所不知,这两侧堤岸的地层共四个层次。最上面层为耕土层,厚度为一尺。
接下来是黄土层,有三尺厚,经过夯打,十分紧密。
黄土层下面是由黄土和黑色淤土混杂的灰黑色土层,厚度也是三尺。
最下面为细沙层,由黑色淤土和灰色细沙相夹杂。其中这黄土层黏性大,不透水,所以堤岸异常坚固,不怕坍塌。”
朱慈煊感慨不已,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这种方法看起来很土,可是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是典型的“多快好省”的工程。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朱慈煊在王成元的陪伴下继续前行,又分别看到了二作(船坞)、三作、七作、娘娘庙、四作、五作、六作一共七个大型船坞。
接着又看了看提举司、帮工指挥厅和一所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以及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
其中仅是坐落在船厂东北部的篷厂有房屋十排六十间之多。船厂的督造官员中原五品的工部郎中已经不在了。
目前有员外郎、也就是王成元,其他的还有一些主事、提举,帮工等船厂的指挥等人员。下面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原来有近百名,现在也仅余下三十来名。
造船制舶的船户工匠主要来自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及江苏等地,他们分工细致。
下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
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另外,还有内官监匠,御马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
参观完整个船厂,朱慈煊就看到蔡九仪已经带着一千士兵押运着银子和稻米回来了。
朱慈煊让王成元把船厂内的所有工匠都召集过来,在船厂的空地上,搬来十张桌子。
等看到空地上黑压压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造船工匠,心情十分沉重。
要说这些人都是技术人才,他们当中搁现在的话说,都是造船工程师,大国工匠级别的人物,应该享受良好的待遇。可是如今他们一没衣穿,二没饭吃,怎能不令人痛惜。
朱慈煊见人到齐,直接站到一张桌子上,运足内力大声道:“我乃太子朱慈煊,从现在开始,龙江造船厂重新回归我大明,以后我会每月准时发放各位俸禄,每位在船厂做工的工匠每人最低二两银子。
大家看到这些桌子没有,请大家在桌子前排好队,本太子现在给大家每人发放二两银子和一石稻米。”
“轰”下面的一千七百多船厂工匠一个个喜极而泣。
王成元招呼大家排好队,开始领银子、稻米。
朱慈煊派出一千五百名士兵帮这些工匠把稻米运回家,毕竟一石稻米相当于现代的150斤,这些工匠一个个面黄肌瘦,不一定能扛回去,
第七十五章 龙江造船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