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内容很长,可能是为怕百姓看不明白,将一条条都说得比较详细。茶壶小说网 m.chahu123.com甍
总结而来有这么几条:
——连边两城百姓落户问题。
一是有户籍的,可拿着户籍册先到官府进行登记,之后官府会进行落户安排;
二是没户籍的这类,宜城倒也没将没带户籍的归为流民,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就如边城百姓,几乎有一半都没带户籍。
这类可以由有户籍的人朝廷担保,或是官府可证明,就可重新办理户籍,有了户籍自然就可以登记后等候官府安排。
——落户后的赈灾粮问题,不过在宜城这儿不叫赈灾粮了,因为不是朝廷上面发来的,都是周文珣和闵知府俩从宜城的一众商户那儿硬抠来的。
闵知府给起了名儿叫‘救济粮’。甍
边连两城百姓落户后,可凭新户籍领半年的救济粮。
——边连两城百姓落户宜城后的未来生活问题,也就是房产田地这些。
对于房产并无明的规定,毕竟各个村镇对这一块都有他们自个这样或那样的规矩,就是官府也不好过多的干预,只能靠灾民们自己。
不过对田地是有着明文指示,两个字--开荒。开多少出来都是百姓自个的,且三年内不收税;三年之后十年内都只收二成粮税。
——最后,则是对白鹤国灾民的安排。
同样准许办理新户籍,不过在待遇上自然没有自个国一家的百姓好,毕竟一个是亲的一个现在连收养都只能算勉强。
救济粮只有三个月,房与田地这些,也只是租给你,啥时候能真正的属于你,那得看啥时候你能得到村里其它人的认可,有他们的担保。甍
是瞅着不公,可白鹤国灾民那边没一个人出来闹腾。
也是,他们早已无家可归身无一物,现在能有一个安身之地能活着,还要啥自行车?
扯远了,回来。
告示中其它和昌员外都无关,就救济粮和开荒免税那儿,可是把昌员外给打击得不轻。
要命喽,这生意可还咋整?
好在昌员外在灾民还没进城前,办了件原可以让昌家盛个两三代都没问题的大好事儿。
当初周知州和闵知府得知边连两城受了大灾立刻就未雨绸缪的向宜城的各商户‘借粮’,有些人是真善,有些是别人捐了我也不好不捐,总之整个宜城数得上号的大户人家,都多多少少的不是捐粮就是捐银,尽了份心意。甍
昌员外这个粮食大户,这时哪好一粮不出啊?
你要说这人蠢吧,他深知为了面子、为了他们家的将来,他们家这时是不仅要出粮,还不能出得比别人少。
整个一大仓库二三十万斤的粮全捐了,真真是打开仓库之门的任衙役们随意去搬,那叫一个大气。
可以说是搏得了整个宜城人的赞扬,周知州还为此准备定做个牌匾送他。
若有这块牌匾在,子孙后代自然就会受其蒙阴。
可你要说他不蠢吧,捐给官府的粮里面竟然一大半都掺了细沙!!!
这已经那什么了,不过周知州和闵知府都没准备将此事拿出来说,俩大头头都当这事儿不存在。甍
一来发现得早,也就是劳累一下,用小孔洞的簸箕就能将细沙沥干净。何况将沙子沥干净后,昌员外还是捐粮的第一大户。
二也是官府需要昌员外这么一个‘无私’又‘爱民’的仁善商户做个表率,来引其它手里有小钱钱的商户们再多掏一点,减轻下官府的负担。
可谁知道昌员外有个专坑爹的娃,竟是每到施糨时就会带着群朋友到城南去‘看热闹’,然后在几天都没看到他想看到的场景时,当众脑子抽抽的来了一句:
“明明我爹捐的粮里放了沙子,这些溅民是不是真已经命溅到沙子和米都已经分不出来?”
重点的重点,他声儿还不小。
老百姓是这怕那怕啥都怕,可是啊,也得看看是在啥时候,何况人这一生,活着不就是为了那一口气?
他们光脚的还怕你个穿鞋的?甍
第1005话、惊现坑爹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