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加外部场吧。”
听到法拉第的这番话。
一旁的基尔霍夫立刻走到桌子的另一侧,取出了两块电极。
这两块电极均为金属材质,不过看不出具体的金属种类,总之不是锌就是铝。
它们的大小有些类似后世的平板电脑,厚度约有两指宽,外部还连着一些导线。
众所周知。
有关阴极射线的研究,其实是个时间跨度很长的项目。
在1858年普吕克发现了阴极射线后。
一直要到1879年初,克鲁克斯才会确定它带能量的性质。
接着还要再过十多年,才会由jj汤姆逊公开它的本质。
但如今却不一样。
徐云虽然没有把阴极射线的所有秘密都一次性揭开,但很多关键性的思维节点他已经藉着‘肥鱼’的身份告诉给了法拉第。
因此法拉第可以很轻松的直接省略一些无意义的时间,将实验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例如从复杂的性质研究,直接跳到现在的......
电性检测。
在拿出两块电极板后。
基尔霍夫将两块它们小心的放到了真空管两侧,固定好位置,保证彼此互相平行。
接着将通路与真空管外部的导线互相连接,便退开数步,开启了电源。
很快。
随着电动势的出现,两块带电的金属板之间出现了电场。
又过了几秒钟。
真空管内的蓝白光线逐渐开始产生了变化,从原先的笔直照射,慢慢开始变得弯曲起来。
小半分钟后。
光线的偏转已然转了个大度数,清晰的肉眼可见。
见此情形。
法拉第、韦伯与高斯三人,瞳孔同时一缩!
法拉第扶着椅子靠背的右手,更是紧紧一握!
实话实说。
从现象本身角度来说,阴极射线的偏转其实很简单:
此时它转向了左侧的金属板,与电场的预设方向相反,因此显然带负电。
但令法拉第等人惊讶的并非现象表面那么简单,而是因为......
阴极射线居然真的会受到电场力!
要知道。
在一个多月前的开学式上,徐云已经通过光电效应验证了光的微粒说。
目前这个实验已经传遍了欧洲科研界,帮助微粒说和波动说重新回到了对等的位置上。
在这个前置条件的背景下,阴极射线还会发生偏转,这便说明了一件事:
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的粒子流!
更关键的是。
可见光虽然存在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但它的‘粒子’却不受电场磁场的干扰。
因此目前为止,所有人都只能用实验佐证它的物理性质,却很难做到‘捕捉’这种微粒的存在。
可由带电粒子组成的光线就不一样了。
它不像电流那样无法触及,因为光线是可以通过肉眼进行观测的物质——这是徐云早先刻意引导形成的错误知识。
如此一来。
加上阴极射线的带电属性,只要通过物理和数学相结合,就一定能研究出那个‘微粒’的一些详细属性!
想到这里。
法拉第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
实际上早在12年前,就是辉光现象刚刚被发现的那会儿,他也曾经尝试过施加对光线施加电场的操作。
奈何当时真空管的真空度较低,电场引起了引起了残余气体的电离。
最终导致了相关实验的完全失败。
也正是这个尝试的失败,才让法拉第彻底放弃了研究辉光现象的想法。
自己当初究竟错失了什么啊......
随后法拉第深吸一口气,强行将心中的感叹暂时抛到脑后,转身对基尔霍夫道:
“继续吧,古斯塔夫。”
基尔霍夫点点头,上前又取出了几样设
第二百九十五章 推开微观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