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灰色 > 第四十九章 转折(1)

第四十九章 转折(1)

    第四十九章转折(1)  此时的吉田武作在哪里?他在附近一个农田水井里,正在折腾如何出去。笔砚阁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大平原上的农田浇地水井很早就有了,在十年九旱的华北大平原上,老天爷往往会跟农民别着来。春天,冬小麦钻出土壤开始旺盛的生长,可这个时候往往却是无雨,民间往往流行一句俗语,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小麦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原产地据说是在西亚“新月沃土”上,具体的其实就是围绕着地中海、黑海这一带。而在古代华夏,由于华北平原上的气候特性,种植的主要是耐旱的黍和粟,黍的解释很复杂,大致上我们现在北方人用来做粘豆包的黏米就是黍,而粟就是小米,目前这两种粮食都还有种植。在我国古代崇拜的谷神中描述的五谷中,麦的排名并不靠前,主要是产量和种植期的复杂程度上蹉跎了很久,直到秦汉时期,麦的种植方式才算是逐渐的被人们摸索出来。以当时的文明程度,能够把这种冬季种植,夏季收割的程序搞清楚,还真是斐然所思,要知道,大多数植物都是春季种植秋季收获的。当然,在东北,后来也发展出了春小麦,主要还是冬季冻土造成的难题无法解决,所以,东北地区、河套以及新疆等地种植的是春小麦。春小麦的产量不小,抗旱能力也强,缺点是面粉的口感不太好,如果吃到了口感别扭的面条或者馒头包子,估计就是春小麦面粉。

    华北大平原上最后的主要农作物成为小麦是在解决了春旱问题后,年成好,有“谷雨”帮忙,年成不好,遍布农田的浇地水井就用上了。在使用井水上也有讲究,只有有经验的老农才会用,生瓜蛋子乱搞,不仅保不了苗,弄不好还会把要保的苗给弄死。原因很简单,温差。春天时,地下水的温度高于地表,此时浇水对小麦的生长很有好处,不过也要看天,要是碰上倒春寒,保准玩完。夏季,麦收之后,玉米棉花都在拔苗的时候,此时也需要大量的水分,可这个时候的井水不能直接使用,因为地下水温度低,温差往往在十几度甚至二十多度以上,搞不好就把秧苗“冻”死了。就是想直接使用也要半夜里凉爽的时候去。


    中国农民就是凭着这些土办法,在大平原上一代代的繁衍至今,在大平原的土地上,各类灌井可谓是星罗棋布。当吉田武作的指挥部遭到袭击的时候,吉田武作非常“机警”的从自己住的帐篷后窗跳了出去,这也得益于日本鬼子身材矮小,就那个小窟窿,让李久和铜锣肯定是钻不过去,就是已经高大但还不是很威猛的嘎子也很困难,大约小红旗能凑合着钻一把。

    吉田武作有许多怪癖,比如他住的地方要安静,他的卫兵不能靠的太近等等,正是这些怪癖让他没有在第一波攻击中被打死,反而让他警觉后从后窗跑了。可是黑灯瞎火的他往哪里跑?分不清方向,身后不时的枪声,他甚至都不知道那些“机关兵”能不能拿起枪来抵抗。可有一点他清楚,他是将军,绝对不能当俘虏,要想活命,那就赶紧向黑暗的地方跑,好在,周围都是庄家地,小麦已经收割,地里长出来半人高的是玉米和高粱,他不懂,使劲的跑,可却没有注意脚下,一脚踏空,掉进了一个农田浇地的水井里。

    华北平原上的地下水位很低,一个水井最浅的也有四五米深,就是老把式说的“丈”井,考虑到水井还要蓄存一定量的水,所以,这样的浇地井往往是丈八或者二丈五,而地势高点的地方,浇地井的深度甚至达到了五丈以上,就是十五米深的水井。吉田武作的运气不错,没有掉进那深达十五米的深井里,可他掉进去的水井却是个“丈八”的水井,深度在六米左右,以他不足1。6米的身高,想独立爬出来……困难不少,至少他在下面湿漉漉的过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成功。

    一开始,吉田武作不敢喊叫,外面的枪声很难穿进来,只能隐约听到,后来,冰凉的井水让他感觉到寒冷,可是那井水过了胸部,下面还有稀泥,这让他感到一阵阵的恐惧,跑的太急,什么都没有带,连把手枪都没有。

    郝三喜也是很拼,接到了李久的电报后,二话没说,把自己的侦察连交给了胡老闷,让胡老闷带着,奔袭60公里,战斗由胡老闷指挥,把个小疤瘌郁闷了一把。看着胡老闷的眼神,似乎在说,“你牛气啥?现在要归我指挥!”

    郝三喜



第四十九章 转折(1)  
situhan推荐:  
随机推荐:  行走于人间的鹤翼  我真的只是想打铁  盖世双谐  太荒吞天诀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灰色"
360搜"灰色"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