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关港码头,驳船靠岸,再搭上两条装满生活垃圾的铁驳。笔砚阁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小毛被叫醒的时候,驳船刚好经过化工厂,正行驶在通往吴泾码头的这一段黄浦江上。这一段江面水深江阔,船只更少。江水反而更干净,碧绿碧绿的。
他之所以被叫醒,一是这时候差不多七点,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二是黄浦江上的水雾渐渐散去,太阳正要出来,阿爹觉得这样美好的风景不应该错过。
热好早饭,伯母打开收音机,里面传出来一首轻快的钢琴曲。歌曲的旋律很熟悉,学校早课之前有时会放到,但具体叫什么小毛并不知道。
洗漱过后,小毛彻底恢复过来。伯母对小毛笑笑,让他在船舱等着开饭,自己拿了三四个土豆和一大玻璃杯的茶水就出去了。
站在船舱内,极目江天,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
钢琴曲旋律清亮,似乎唤醒了云端的旭日,薄雾轻轻散开,太阳的光线从云端喷射出来,尽情挥洒在黄浦江上。
驳船一声长长的呜笛。黄浦江浩浩东去,起伏的波涛上处处流淌着生机。
小毛心里想,这时间,正是自己家弄堂里的人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都市的喧嚣尚未拉开序幕的时候。
滔滔江水让人感喟其源远流长,摇曳的江草也具有了生命的活力。眼前的一切,很容易就使人联想起彷如人生的远航,甚至都可以触手可及到生活跳动的脉搏,聆听到前行的脚步声。
小毛的心情像是漂在了黄浦江这里干干净净的水面,连呼吸都分外清新和舒畅。
钢琴旋律一转。细听之下,又带有明显海上的风味,是那种精致的味道像是吴侬软语的气息,带着一点点婉转,一点点俏皮,一点点的娇羞。
一个美好的清晨在音乐声中就这样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船舱门打开,裹挟进来一阵阵寒冷的江风。原来是大伯和阿爹两人进来船舱。
大伯把锅盖打开,把里面吃的东西一一摆放到小桌上,招呼吃饭。他说道:“等会船到老港,我们两口子还要干体力活,所以平常吃早饭要吃得干一些,硬一些。”
小毛很奇怪地问:“大伯你回来了,船谁在开?”
“你伯母啊。整条船上平时就我们俩,你说还能有谁?”大伯笑笑,递给小毛一个空陶瓷碗,说道,“自己盛稀饭。想吃啥自己拿好了。”
一早上的折腾,小毛是真的饿了,拿起来肉包子吃得津津有味。
边吃土豆,大伯问道:“小毛,你是第一次坐我们这种大型生活船吧?”
小毛点点头,顺口就说道:“其他都好,就是气味太难闻。”
大伯呵呵一笑,说道:“不要觉得船上臭。因为载满了东西,又拖着七八条铁驳,虽然说船开不快,但还是相当稳当的。你不觉得吗?”
过一会儿,大伯又说道:“小毛你晓得伐,我现在驾驶的这条铁驳,比起来你阿爷他们那一代人,已经不知道要好多少了的。”
大伯做了快30年的船舶员,开过木帆船、水泥船和钢船。他对这些船如数家珍:“你阿爷开船那时候设备才是真的差,都是小船,十几吨的木头船,现在我们的铁驳船队不要太先进了的。”
大伯说的这些船小毛都见过。陆家嘴附近黄浦江,时不时就有这些类型的船经过,他自然是熟悉的。
阿爹吃过一大口稀饭,说道:“你阿爷刚来大上海辰光,第一份工作就在生活船上摇橹。后来又做垃圾清运的船员,驾驶着一艘艘木驳船每日就穿梭在我们脚下汹涌的黄浦江上。”
大伯介绍说,你们阿爷从苏北来到上海,在合作化时期的五十年代加入到肥料公司下面的一家运输社。这样的运输社当时有三家,承担着全市区的生活固废水上清运任务,以及松江、青浦的少量应急清运任务。
那时候就只有木帆船、小型的破旧木驳船,使用简易风帆,也就是俗称“布兜子”的运肥船,阿爷每天都要摇橹、撑篙、拉纤和篷帆。
到七十年代,这些破旧的木驳船全部淘汰,用水泥驳船代替木驳船运输。发展到现在,运输社很多都是钢质拖轮、小机船、驳船,还包括有泵船。
第114章 说来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