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马队出了小沙海。
最后的二十五里地是一片细碎砂石的戈壁滩,渐渐有绿草和稀稀落落的低矮灌木出现,然后便是一大片树林的出现在视线中。萧琰连着三天都是对着黄沙漠漠,如今看到一片清新树林,仿佛觉得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马队没有在树林内歇脚,因为往前五里就是驿馆。
当晚,在驿馆歇下。
周全海禀道,再往北一直到庭州城,都是绿洲,又说北去五里,有个小村庄,大约有四五十户人家。萧琮原想在驿馆歇两日,等后面的车队,一听有个村庄就改了主意。次日马队出驿馆往北,果然五里后有个村庄,萧琮下令在村外扎帐篷宿营。
他和沈清猗、萧琰一起,在十几个侍卫和隐卫的明暗保护下,去村庄里,看村人生活状况,和村人交谈年景收成,又去看放牧的草场和才种下春麦的麦田。
回来时,他神色沉重,叹道:“河西还是太穷了。”
沈清猗暗叹一声,道:“没有饿死人已经算不错了。”
萧琮沉默:只怕干旱年头,还是要饿死人的。
他心里忖思着,下次出来要带一些堂兄弟同行,让他们看一看河西底层的黎庶过的什么日子,才会知道萧氏在河西并不是花团锦簇。
马队在村庄等到第二日下午,一百骑兵护送的车队也终于出了小沙海赶上来了,休整一晚后,车马一起北去。
庭州地域广阔,往西北行了一百多里,才见到第一个县城。因为路上遇到村庄萧琮就下令停歇一两时辰,于是走了五日还没到下一个县城。萧琰不由发愁,这样走下去,没准她到静南军都要入秋了。但四哥体察民情这是正事,萧琰觉得她要说快点走那就太没良心了,便安慰自己晚去几个月也不要紧。这晚歇在驿馆,萧琮在榻上翻了□,对沈清猗道:“这两日在路上,我看阿琰有些焦躁啊。”
沈清猗闭着眼淡淡道:“她这是急着去静南军呢。”
萧琮想起在威胜军的所见所闻,不由叹了口气,道:“我听韦三郎说,军中要升到营将才是单人一帐,校尉是两人一帐,旅帅四人一帐。阿琰到军中,估计要从队正做起,一个旅八个队正,睡一帐,大通铺。如果同帐的队正习惯不好,没准有打呼噜、磨牙、抠足、臭袜子……还有睡相不好的……”他越说越毛悚,感觉将弟弟送入军中就像将一只大白羊送进了黑熊窝。
沈清猗一听说睡大通铺就感觉不好了,再听说有人“睡相不好”,脑海中立时冒出一只满是毛的大粗腿半夜搁到萧琰身上……她蹭一下坐了下来。
萧琮被她吓了一跳,“清猗?”
沈清猗咬牙躺下,“让七姑母想办法……总之,不能睡大通铺!”
萧琮叹了一声,七姑母可不好说话,但大通铺实在太不美好,便寻思见了萧曈怎么说。
这一晚萧琮没睡好,沈清猗想着有萧曈解决心里反而轻松了,睡了个好觉。次日出行,萧琮便坐在马车里补觉。这日行了两驿,到达第二个县城。侍卫和隐卫护着萧琮的马车入城住宿,骑兵和牙兵依例在城外扎营。黄昏时分,萧勰带着族中两名洞真境宗师从贺州赶过来,带了道玄子的遗物立即离开。道玄子的遗骨则随萧琮的车马带到庭州,由萧氏通知道门后再迎回。
在县城住了一天,第三日启程,路上走走停停,北行了七八日,到第三个县城。第三日启程,再行停六七日,终于到了庭州城。
振武军统军魏景寿率十七个将尉在城南三十里处的驿馆相迎。
“世子,一路辛苦了!”魏景寿人未到,声已到,远远的就抱拳行礼,虎虎生风的迎上来。
萧琰目测这位统军身高约有六尺七,膀阔腰圆,没有着甲的紫色将袍下能看出胸肌和臂肌都隆起。方正的脸庞上一双眼睛的眼窝很深,鼻梁很高,看起来似乎有些西域部族的血统。他的容貌粗犷,言语行止豪迈,让人感觉此君相当粗豪。但萧琰听四哥提醒过,这位振武军的军主是外粗内细,论心眼不比韦蕴少,绝不是那种脑子里长肌肉的莽夫。
萧琮抱拳朗声笑道:“有劳将军率诸君相迎。”带着萧琰也迎了上去。
众人一番礼见。
萧琰上前行礼时,魏景寿豪笑一声,“英秀好儿郎啊!”大手一伸,将六子魏
第六十六章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