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关于诺贝尔奖的争吵,规则死板令人讨厌。
有了收音机后,大家晚自习回来,洗刷完毕,最喜欢干一件事就是听收音机,这天一打开广播,里面正在播报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热门人选,是一个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莫志远没有看过他的书,所以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倒是余竟群比较熟悉,“大江健三郎?我看过他的长篇。”
广播里继续介绍着大江健三郎其人其事,“大江健三郎1957年短篇奇妙的工作一举成名,获日本本地五月祭奖,并为著名文艺评论家平野谦所盛赞,紧接着,同年死者的奢华出版,又受到川端康成的称赞。1959年大学毕业后,大江作为青年左翼知识分子的代言人与开高健等一起访问过中国。1960年之后,大江到了创作的顶峰期,重要作品有1964年的长篇个人的体验、1967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73年洪水涌上我的灵魂、1982年倾听雨树的女人们、短篇新人啊,醒来吧、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获得意大利蒙特罗奖。此外,还有随笔集若干本,理论著作的方法、为了新的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随后10月13日诺贝尔奖公布,没有悬念地获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则是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和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出了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从我们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其作品在创作观念上提倡与传统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边缘文化,并擅长从性意识的角度观察人生,构筑世界。”
“又是日本人,我记得小日本得过诺贝尔奖了,这第几个了?”,一向不怎么关心时事的成杰一居然也会抓狂,说出这句话来。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这是第二个吧,68年,我记得就是广播里面说的川端康成。”余竟群说道。
“哎,你们说说,从咱们自身角度来说,中文博大精深,怎么就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呢?”,言辞激烈的撒后余也参加了进来。
诺贝尔奖项是从1901年开始颁奖,至今94年历史,除了战争等原因停办了几年,至今没有一个正宗大陆人获得任何一个奖项,无论是奖还是科技奖,都是如此。
诺贝尔奖从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开始,至今大江健三郎终,欧洲63名获奖者,美洲15人,亚洲3人,非洲2人,澳洲1人,可以说西方化非常严重,说是欧洲的一个奖项也不过分,偶尔也带其它的人玩玩,美洲虽然不少了,但多半都是美国作家。
“这你们就不懂了,前几年就是在欧洲选,根本就不带你玩,诺贝尔奖不像是其它的奖项,如果是科技奖,那就没的说了,科技成果在那摆着呢。中国虽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诺贝尔奖,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华裔获奖的,比如说57年的李钢道、杨振宁,76年的丁肇中,这都是美籍华人,86年的台湾人李元哲。只是可惜,在奖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正统的大陆人获奖,主要还是意识形态、价值观方面的原因。”,余竟群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我认为中国获得这个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情,很多成果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另外中国大陆目前正在全力发展科技,有一个说法,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有一个发展周期的,一般来说在三十年左右,日本现在已经初现成果了,有六人获得这个奖项了,加上两个奖,一共八个了,现在已经把我们甩了好几条街了。不过中国也在这几年开始重视科技发展,再过二十年左右,肯定能够获奖!无论是科技类还是类的奖项。”莫志远非常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袁隆平早有资格获得这个奖了,这贡献还有的说吗?为什么诺贝尔评委会至今不给他颁奖?”撒后余插进来带着疑惑口气问。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确实是没得说,救活了世界上那么多挨饿的人,袁隆平确实对全人类贡献很大,也和诺贝尔奖的标准相符,也许再过几年成果过于显赫,获奖也说不定。”余竟群对此也是比较赞同的。
“那袁隆平为什么没有获奖?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因素?”撒后余质问道。
李钢说道:“杂交水稻这项理论并不是袁隆平提出来的,他并没有发明创造什么,只是把杂交水稻这项技术发扬光大,不符合第一次发现或发明这个要求,不是
第25章 诺贝尔文学奖,永不颁给死人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