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为西的饭局结束之前,王为先接了个电话,然后对陈宇瞻和顾为西说,“两个外地人已经抓获,同时被抓获的还有一名司机。”
陈宇瞻笑着对顾为西说,“听说过你对古玩的鉴赏能力,饭后一起上古玩街转转?”
顾为西知道这是要他一起等审讯结果的意思,有了审讯结果,陈宇瞻才方便后手安排,有顾为西在身边,当然是给顾为西一次出头“报仇”的机会。
顾为西很干脆道:“但愿不会让陈市长失望。”
陈宇瞻笑着起身,“我对古玩没有特别的偏爱,有喜欢的目标,但以我的财力和精力,几百元的小杂件可以入手,价值太高的东西,我收藏也是浪费。”
这等于给顾为西划定了一个标准,一会去逛街看中什么玩意儿固然可以入手,但不会考虑价值过高的物件,哪怕捡漏也不可以。
顾为西心中有数,说了声,“明白了。”
三人遂一起离开小桃园,出了餐厅,向左行三百米,就是新市口的古玩店铺集中地。
新市口相对于八仙庙古玩城和大吉厂古玩巷来说,店铺和人流量以及名气都不大,满打满算不超过家店铺。
但这个地方却是省文物局国营文物店所在地。
不管横向还是纵向比较,省文物商店比市县一级的文物商店在逼格和拥货量和品级上都超出一大截。
很显然,王为先选择小桃园酒家吃饭,明显是冲新市口的省国营文物商店而去的。
要论大而全,这个时代的国营文物商店比“东张西杨”强太多。
陈宇瞻在路上向顾为西请教瓷器方面的一些知识。
加上没见面前,王为先已经在电话里暗示“老板”只对瓷器小有兴趣。
关于瓷器收藏知识,顾为西也说不出什么世骇俗的言论,他只是转述了一段著名瓷片集藏家吴忠信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官窑器、元青花当然好,但我玩不起。残瓷碎片大量存世,一样很好玩。在我眼里,它们都是生命的造化,古代的文明。我与瓷片朝夕相处,能相互谈天说地。这些挚友教我以知识,明我以眼力,更润我心田,悟我人生,玩得竟不知老之将至。”
陈宇瞻笑,“我小时在家里见过几件老辈人留下的盘和碗!这大概是我认识古瓷的入门的向导。后来,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很少有机会和精力去爱好什么。”
顾为西不知道怎么接话,笑笑说,“安西地面上还是有不错的瓷器出世的,我一个姓董的朋友,就是个不错的瓷器爱好者,他手中倒是收了不少精品瓷器,您若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他想从陈宇瞻这里推广或者说打开老堂口的知名度,不管怎么说,陈宇瞻这类都属于高端人群,况且还是一个瓷器爱好者。
王为先是个绝对的外行,他说了句,“太贵的看了也没用,凭白多个念想。”
顾为西道:“在古玩界有句名言——入我眼,既我有。”这是二十年后大名鼎鼎马观复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好的东西看见了,看见过,不一定非得把它请回家收藏,看到了,就等于已经拥有。
当然,这话有点阿q。但对于财力有限,或陈宇瞻这类身份复杂的人来说,这句话是个很好的注释点。
陈宇瞻倒是第一次听这句“名言”,他频频点头,“这话有点收藏哲理。”
顾为西搞清楚了陈宇瞻的底线,对症下药道:“我认为,了解与收藏瓷器应该先从残片玩起,这是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因为瓷片虽小,却可以窥见整器的大部分特征,如胎质、釉汁、青料、画工等。?”
年这个时代,瓷器爱好者对于瓷器的“全品相”是非常挑剔的,一来市场不缺精品,只要荷包里不差钱,对于瓷片残器关注的不多。
慢慢的,古董瓷器收藏益火爆,很多藏家都只进不出,市场上的惜售让一些寻找宝贝的人犯了难。真东西越来越少,宝贝越来越难淘,如此下去不少藏家表示玩不下去了。于是,才有了瓷器残片残器的收藏门类的兴起。
就顾为西的记忆,到这十年间,在收藏市场上有钱的是“爷”,而到了,年,市场上到处都是出手阔绰的有钱人,到了这个收藏品缺货的年代,有货傍身的才算“爷”。
顾为西说:
第八十六章 【报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