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根和高闾也不赞同皇帝放着国事不顾,而专心守孝,各种引经据典,希望拓跋宏回头,但拓跋宏见招拆招,总有他的道理,让群臣无语,到后来又耍起无赖,当众大哭,并扬言如果不让他穿丧服,将三年不开口说话,也要把这套仪式走完,大家没有办法,只好联合上奏:“您穿吧,您穿吧,真的,没关系的,别哭坏身子。”
自幼接受系统儒学教育的拓跋宏,对中原文化颇为景仰,一直心向往之,但要改风易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绝佳的契机。
冯太后的死,显然正是这种契机。
拓跋宏身为一国之君,本不必像普通人那样为死去的亲人绝食、痛哭、守孝,但为了推广儒家礼仪,让满朝文武都有刻骨铭心的印象,他还是这么做了。
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明显,不但百官,就连国内普通百姓都震惊到了。
但大家还是没猜透皇帝的心思,守孝一事只是个引子,拓跋宏趁机开展了一系列或浅或深的变革,为最后的大招预热。
491年5月25日,开始学习汉人政权制造皇家专用的五种车辆,即玉车、金车、象车、革车、木车。
8月3日,以不合礼法为由,废除北魏流传多年的传统祭祀形式,8月29日,把先前祭祀的水神、火神等四十多种神祇,及星神、风神、雨神、官神、命运之神、门神、户神、井神、灶神、院神等,一律禁止。
所谓破旧立新,想要立新,就必定先要破旧,拓跋宏正在一点点地割离传统,清空鲜卑文化,然后注入儒家文化。
一晃到了493年,三年守孝期已满,拓跋宏终于要大施拳脚了,孝文改革的重头戏悄然而至。
迁都洛阳成了这场戏的序幕,拓跋宏为此蓄谋已久,为了得到皇族的支持,特别于5月13日,在皇宫宣文堂摆设宴席,款待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濬、拓跋弘四位皇帝的后裔,与他们谈年龄,论辈份,像平民百姓家聚会一样,场面十分温馨。
但此时他并没有公开表示迁都的想法,因为大家在北面住惯了,十个人有九个都必定是反对南迁的,如果征求大家的意见,那这件事注定做不成。
可是迁都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拓跋宏思量再三,终于想出一个绝佳的办法。
一个月后,北魏御前会议在新建明堂的南厢东大厅举行,祭祀部长王谌首先占卜定调,得到一个革卦,拓跋宏对官员说:“成汤姬发的变革,应天命而顺人心,没有比这更吉祥的了。”
官员们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时不知如何回应,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继承几代累积下来的大业,拥有中原,如今出动大军,讨伐还没有臣服的敌人,却得到成汤姬发变革成功的暗示,不能算十分圆满。”
拓跋宏厉声说:“大人物像老虎一样脱胎换骨,怎么能说不吉祥?”
拓跋澄说:“陛下登极已久,怎么今天才像老虎一样脱胎换骨。”
拓跋宏沉着脸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打算沮丧民心士气是不是?”
拓跋澄说:“国家固然是陛下的,但我们也是国家官员,怎么可以看到危险,而不说一句话。”
拓跋宏沉默片刻,换了一副和善的表情,说:“各人说出各人的看法而已,有什么关系,你们也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百官面面相觑,确信说出心里话是不受鼓励的,说些违心的话也没什么意义,白白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全场鸦雀无声。
拓跋宏虽料定大家会持排斥的态度,却没想到反应如此剧烈,气氛十分尴尬,只得让大家先行回去,想好之好再行商议。
当天,拓跋宏再召见拓跋澄进宫,当见面说起会议上的情形:“关于革卦的事,我现在再找你继续讨论。在明堂上,我大发脾气,只是怕大家纷纷发言,破坏了我的决策,所以才声色俱厉,不让他们开口,我想你会了解我的用心。”
拓跋澄恍然,拓跋宏接着让左右都侍从退出房间,只留下二人秘密对话,说道:“我今天想做的这件事,我知道并不容易。帝国在东北大地兴起,后来迁都平城,但平城只是开疆拓土的地方,并不适合传播文化,在平城推动风俗习惯的重大变革,阻力实在太大,所以我想动员大军南征,目的只是借机把首都迁到
第430章 挥师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