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大军从长恒县开拔往东,午后时分抵达广济河边准备渡河的时候,一只百余骑的骑兵队伍追上了他们。来者是京城殿前司骑兵禁军护送的传旨钦差,那钦差不是别人,居然是开封府权知朱之荣。林觉等人很是诧异,往军中传旨这差事怎么轮不到这开封府权知朱之荣吧。
“林觉林大人接旨。”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朱之荣便满脸笑容的在简易的军帐中大声宣旨。
郭昆和郭冕都有些纳闷,原来这旨意只是给林觉的,却跟他们两人无关,这倒是有些意外。
“开封府提刑官林觉于日前平叛作战中谋略超群,出力甚大。因非军职故而未得嘉奖,此举甚为不公,有违赏罚分明之道。军中将士联名为林觉请功之奏折朕也知悉政事堂开封府诸官员也上奏于朕,言明赏罚分明之理,不废公平之道。加之阳武一战详细战况朕也全然得知,林觉以一介文官之身,冲锋浴血,扭转战局,乃战事关键之人。有此殊功,焉能不大加褒奖?故而朕特旨召回林觉回京见朕,朕当面嘉奖抚慰,以补之前之失,平将士之怨,安忠诚报国之心。钦此!”
朱之荣宣旨已毕,笑着对面前跪在地上的林觉道“林大人,快接旨吧。林大人可真是有面子呢。我朱某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皇上单独为了一个六品官的嘉奖之事而下旨。而且还是当面召见嘉奖。这份殊荣,谁人能及?林大人这次可是为我开封府挣了大光呢。我估摸着,这次回京城面圣之后,林大人怕是要离开开封府入中枢衙门里任要职了。虽然朱某舍不得你离开开封府,但还是为林大人的飞黄腾达而高兴的。这里先恭喜林大人,贺喜林大人了。”
林觉皱着眉头呆呆的跪在地上,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似乎对朱之荣的话充耳不闻。
“林觉,快接旨啊。哈哈,这才公平嘛。阳武之战后我便为你抱不平,全军上下也纷纷为你鸣不平,看来大伙儿联名上奏为你请功,朝廷也明白了过来。父皇英明,总不至于寒了忠臣的心呢。”郭冕在旁发出由衷的感叹。
林觉哭笑不得,郭冕对一切还蒙在鼓里,他这段时间心情好的很,每天带着一帮从京城自己府里赶来道贺的文人雅士们游山玩水,写诗作词,将长恒县周围的穷山恶水写的让人神往。还专门花了两天带着人回博浪沙回忆那一战。那些文人们写了一大堆为他歌功颂德的诗词,将郭冕描述的宛如孙武再世一般。
郭冕邀请林觉参加这些无聊的活动,自然被林觉拒绝了。林觉和郭昆忙的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跟他们厮混。郭冕以为林觉是因为军功之事而对自己不满。今日朝廷有旨意前来,郭冕也开心的很,他其实也希望林觉得到嘉奖,因为他知道,若非林觉,岂有他现在的高枕无忧。
林觉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由朱之荣来向自己宣旨,因为自己本就是开封府的人,朱之荣是自己的上官,派他来确实合适。但这忽然间让自己回京城面圣受嘉奖,又是朱之荣亲自前来宣旨,看上去显得隆重的过了分。如果说当真要做些弥补,只需派人宣旨直接嘉奖便是,又何须要派自己的上官亲自前来,而且还只是宣读一份要自己回京的旨意。给人的感觉是,这一切似乎显得极不寻常,似乎急于要自己回京去。
“林觉,怎么了?还不接旨?”朱之荣皱眉道。
林觉伸手接过圣旨,高呼万岁谢恩而起。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林觉开口发问道“朱大人,但不知需要下官几时回京呢?下官想迟些回京不知可否?”
朱之荣笑道“那可不成。本官亲自前来,便是要你跟我一起回京的。皇上说了,即刻赶回京城,皇上急于见你呢。”
林觉皱眉道“可是我军中尚有事务,暂时无法脱身。宽限十天半个月的应该无妨吧。”
“这是什么话?你又不是军中的领军将领,军中事务自有晋王殿下和都虞候小王爷做主,你有什么走不开的?怎么?皇上要亲自召见你为你嘉奖,你倒要推三阻四?可不要不识抬举啊。”朱之荣摆手道。
林觉继续问道“朱大人,皇上隆恩,下官当然不敢不识抬举。下官只是觉得有些诧异,下官并无大功劳,怎地突然间蒙受如此殊荣?”
朱之荣一笑道“你小子就偷着乐吧,这一次吕相对你赞不绝口,阳武之战打出了我大周的威风。打的干净利落。吕相
第九零二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