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心理剧”就是在舞台上,让患者、医生、家属、观众等等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演一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并和患者的人格问题相关的舞台剧。
其实心理剧大多只有简单的剧情线索,主持人加以引导,让患者自由发挥,演着演着,就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演出来了,然后通过情绪宣泄,讨论分享,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这样一来,患者的心理问题就可以通过一种情境环境的方式给发泄出来,可以更好的进入治疗和得到治疗。
背景资料先聊到这。
到了那个嫌疑人出院的前一天,督导笑眯眯地把他请到医院的活动中心,说:“xxx啊,明天你就出院了,今天就算是给你办个欢送会,科室自己搞了个小话剧,大家一起轻松一下。可别激动啊,也不算是专门]为你搞的。”
嫌疑人一-听,当然欣然接受,对督导又是一-通感谢。
督导让嫌疑人坐在第-排观众席,然后给老师和小p使了个眼色,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医院的活动中心和一般学校的小礼堂格局差不多,设备可能更简陋一点,因为一般院领导也不喜欢在医院里搞大型的联欢活动,大家疯起来容易分不清病人和医生。
不过,虽然说是演话剧,可是舞台上面根本没有任何布景,只在台下面对观众摆了五把椅子,这是主持人和演员的位子,最旁边还放了一架电子琴,好像是要现场配乐的感觉。
如果是对心理剧有研究的人,一看这架势,就能猜出来了。
这是典型的“--人一故事剧场”的模式。
“一人一故事剧场”可以算是“心理剧”的一个分支。
这种活动的英文名叫“pyback theatre“,简称pb。
pb技术区别于偏重治疗的“心理剧”,更像是一种实验话剧形式,在社区应用得比较多。
督导前思后想,采用了pb的形式。
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嫌疑人,而是为了给他呈现一个“奇观“,当时呢,劳老师坐在演员席旁边,她是主持人,或者叫“领航员”,是pb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劳老师当下也有点紧张。
如果只是一般的心理治疗,她是很有经验的,但是像这种“鸿门宴”她还是第一-回参与,她也清楚自己是那种心里不藏事的人,生怕露出破绽来。
督导给了老师一个眼色,老师心一横,反正都到这个时候了,得啦,说什么都晚了,盖头都撩了,你还能不脱裤子吗?
人要矫情也得有个限度不是?
老师轻咳了一-声,坐在领航员的位子上,大概讲解了一下pb的规则。
很简单,就是希望所有在坐的人都讲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幸福的事情,然后由场上的四名演员再现这个故事。
督导先抛砖引玉,讲了自己送女上上小学的故事,很温馨。
观众听得很轻松,但是老师做为“领航员”可是带着任务的。
讲述者讲完之后,领航员需要把零散的故事有条理地复述一遍,提炼主干,然后暗示给演员。
演员听明白领航员提炼的故事主干后,用几秒钟时间简单商量--下,或者干脆完全不商量,就要开始即兴表演。
小p在督导的安排下,混在四个演员里面,其它三个也都是督导专门]找来的,大家都知道这场pb的重头戏在后面。
暖场之后,活动中心的气氛开始变得活跃,不用领航员调动,大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说自己的故事,都觉得这种即兴表演的形式特逗。
督导--直在偷偷观察嫌疑人的状态,差不多演过八、九个故事了,督导觉得时机差不多到了!一直坐在督导旁边的一个护工心领神会,举手示意要讲自己的故事。劳老师对他点点头。
护工说,他要讲的事情和自己的妈妈有关。
他的妈妈已经去世了,他说,他小时候特别淘气,又住在北京的大杂院里,小孩子特别多,整天一群孩子在一起疯玩疯闹。
他家的邻居养了一-只猫,他总是趁邻居不注意的时候带着小伙伴欺负那只猫,有一次手重了,把猫的腿弄瘸了。
邻居--问,孩子可不
第三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