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看着林流不紧不慢的声音响起“是有事,听说你救了齐阳的二小子?”
嗯,这说的是秦流吧!
不过听他这说话的口气,林流心里倒是快速的将他的身份锁定了,会直接开口叫齐阳长公主封号的,肯定不是齐阳长公主的亲叔叔,但却是叔叔那一辈的人,至于齐阳长公主爷爷辈的人,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人,不过那人是皇家的宗正,是绝对不会出都中的,哪怕就是皇上出去游玩了,宗正也不会离开,而是留守都中。
结合这样的信息,这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太宗皇帝同父异母的十弟平康亲王的嫡长子,现任的平康郡王。
这人和齐阳长公主这边的关系还是很近的,齐阳长公主可是要收那草鬼婆的孙子做义子,稍微有点家境的人家对于这种事情都会非常的讲究很慎重,因为义子也是儿子,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继承自己家业的,就更不要说皇家了。
平康郡王既然如此问道,那肯定是知道这事的前因后果的。
林流想了想,老实的说道:“回王爷的话,小子不敢说是救了小侯爷,只是提出了一点建议而已,人是长公主请回来的,也是她救的小侯爷。”这种事情对于外人而言或许是一个秘密,可对于皇家人而言几乎算是透明的,上辈子林流算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对于上位者的心理还是能揣摩出一两分来。
对于上位者而言,他的确需要能力出众的人,可也需要对他忠心耿耿的人,而后一种的需求是优先于前一种的,毕竟中华自古以来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能力出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但对他忠心的人却未必能有几个,而且能力这玩意虽然是有天赋的原因在,可也是需要后天训练的。
“你倒是谦虚,可这么几年下来,别人都没想到,就偏偏你想到了。”平康郡王意味深长的说道,就差直说其他人都是蠢货了。
林流对着平康郡王作了一下揖“王爷谬赞了。”至于其他的,他啥也没听见。
有时候装傻充愣也是一种办法。
“呵!”平康郡王果然也不计较那么多,而是说起正事来“你可曾听说过《佛说三十七品经》?”
林流点点头“小子听说过,不过小子只是在其他书中看见过目录,其内容却无从知晓,听说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部经书便被认为是失传了。”
平康郡王点点头“不错,你果然博闻强记,最近本王得到了一纸《佛说三十七品经》,也找不少人瞧过,都众说纷纭,本王想让你瞧瞧。”
啊!
这是让他做鉴定师?
这个可不好做,要是认错了那可就要倒大霉的。
林流下意识的就想推了这事,不过突然他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位爷可不是一般人,直接推了这事,恐怕会让对方恼羞成怒了,想了想问道:“小子虽博闻强记,可到底经验不足,王爷还是请大师看看为好,对于此经书小子只知其名,其他的一概无从知晓。不过小子想着既然都相传此经书在南北朝时期就失传了,那么若是现在经书现世,便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当时有人私自藏了起来,一直传承到今天,另外一种就是那经书是从地里出来的。”
这话岂是林流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指盗墓。
别以为盗墓在七\八\九十年代才猖獗,古代没有电子设备,兵力也不会放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能派人把守上一任的皇家陵园就算是不错了,因此古代盗墓才最猖獗,只是信息不发达知道的人不多而已。可以说无论是哪个朝代,流传着的古董,一半以上都是从别人的墓室里挖出来的。新的东西比如字画瓷器什么的,那都是未来才值钱,才是宝贝。
所以说林流上辈子听女朋友说过一个说法,说中华一半的传承一半的家当都在地下。这话虽然夸张了一些,但想想殷墟,想想敦煌藏经洞,想想鲁恭王当年砸的孔子故居的墙,还有海昏侯刘贺这个废帝这个失败者的墓室里那大量的马蹄金和五铢钱,这还是有好几次盗贼光顾过后的残留,所以这个说法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过林流话里的重点不在于盗墓,而是在于时间。
像平康郡王这种人,他肯定不会去刻意的找失传的东西,或者说即便是要找也是放一个消息出去,让某些想要巴结他的人忙乎。这么一来,
第111章 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