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言闻言起身,抬杯与徐杰示意一下,一饮而尽之后,笑着看向徐杰,开口读道:
“春湖一绿柳垂波,绿柳垂波映晚云。
云晚映波垂柳绿,波垂柳绿一湖春。”
徐杰闻言心情更好,那十个字“春湖一绿柳垂波映晚云”,其实不仅能成五言诗一首,更能成七言回文诗一首,七言反倒意境更佳,意思更明,当然其中的技巧之高明也就更加显露无疑。只是这七言诗在场无人看出,唯有吴伯言看出来了其中奥秘。
其实这十个字的奥秘被人看出来了,徐杰方才开心,高山流水有知音,便是这种感觉。
此时吴伯言读出了这首七言,满场已然禁声,皆是又往那墙上看去,许多人也在口中默念着,如此已然成了绝技一般。水波映景,便也不知是景在水中,还是水在景中,不知是绿柳垂波,还是波垂绿柳。这便是人看水波倒映之感。
吴伯言想得片刻,开口道:“诗名《水镜》如何?”
徐杰默念一声,笑道:“多谢吴夫子赐名,水镜甚好。”
吴伯言又拿酒来饮,口中也道:“老夫听你填了一曲《念奴娇》极佳,陆兄又说你武艺高强,今日当面得见,英雄出少年!天下出你徐文远,老夫心中甚是欣慰!”
徐杰自然是谦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晚辈当不得吴夫子盛赞。”
再看左右之人,见得吴伯言如此去夸徐杰,没有一人不再羡慕,羡慕之下,又有人转头去看那墙上的十个字,正反来读,五言七言皆成,又是啧啧称奇。最早的回文诗,其实也在好几百年之前,奈何回文诗这种体裁,并不多见,也鲜少有人多读到,资讯闭塞年代,即便看到这十个字,能立马就想到回文之人,也就更少了。
吴伯言伸手拂了一下掉落在脸上的发丝,正了正头上有些歪的发髻,又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远出口成章,适才听得你与那小厮说明日还要泛舟游湖,老夫同游可否?”
徐杰笑脸点头:“能有吴夫子伴游,求之不得。”
约了明日同游,吴伯言面色微正,再问:“不知文远师从何人?”
徐杰闻言第一反应便是不知吴伯言问的是哪一方面,回过神来便也知道吴伯言应该不是问他武艺师从何人,便答:“晚辈师从大江郡学政欧阳公。”
吴伯言皱眉一想,问道:“欧阳正?”
徐杰点头答:“正是恩师!”
吴伯言闻言似有一些思索,随后才道:“欧阳公文才智谋,天下皆知。文远能拜欧阳公为师,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徐杰似乎看出了吴伯言有些话语未说出,便以为吴伯言知道一些内幕,忙问一句:“夫子可是知晓晚辈恩师当年之事的一些内幕?”
欧阳正不说那些话题,徐杰此时便也想从吴伯言口中知晓一二。
不想吴伯言却是摇摇头说道:“内幕之事,老夫也不曾去打听,只是这官场之事,老夫倒是知晓一二,文远若是求仕途,当有几分艰难。”
徐杰有些失望,倒不是失望仕途艰难,而是失望吴伯言也不知道事情内幕,只道:“仕途于晚辈,倒是不在意,却是当年之事,牵扯到晚辈身边许多人,所以想弄清楚其中细节。”
吴伯言显然也只是知道欧阳正不得升迁之事,朝中官员也不敢与之多打交道,至于其中内幕,吴伯言的弟弟吴仲语必然是知晓的,吴伯言却不曾打听过。当初也是事不关己,没必要打听。
吴伯言听得徐杰之语,哈哈一笑:“文远有大智慧,仕途非君子之途,远离方才是正道。吃酒吃酒!”
话题到此,徐杰提杯同饮,皱起的眉头却是解不开了。
大江徐文远,西湖一半诗,初为人笑柄,后惊为天人,徐文远出,吴伯言邀而同饮。这种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不论谁说出这个故事,都像是茶楼里说书人说出来来的一般传神。
待得吴伯言再饮几番,口中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吟唱完又来夸这大江徐文远,众人哪里还不知那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徐文远,并非真的就是籍籍无名之人
第八十五章 《水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