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盟军正副司令官,美国人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英国人费尔南德斯上将,倒不是刻意给盟军总部施加压力,而是现在的澳洲战场,盟军承受的压力大了,大到第二道防线摇摇欲坠的程。
巴赫利斯曼中将的防空洞和防炮洞体系,可以抵挡日军强大的炮火,也可以抵挡来自日军飞机的轰炸,前线还能坚持住,但后方就不成了,随着日军飞机对盟军后勤补给线的封锁,前线盟军部队的处境,愈发的艰难,弹药日益短缺,物资送不上来,士兵们每天只能吃个大半饱。
还要作战,击退日军一天几次的渡河进攻,伤员运不下去,药告急,大批的伤员滞留在前线,不但给后勤保障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这么多的伤兵,需要更多的防空洞和防炮洞,整天的痛苦哀嚎,对于部队的士气,是个大的影响,甚至开始出现了逃兵。
对此,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费尔南德斯上将的意见,空前一致,严加惩处,绝不手软,凡是逃兵,一经发现和抓获,就地枪决,就是逃回后方,也会被宪兵捕出来,执行枪决。
在前线指挥的司令官巴赫利斯曼中将,心力憔悴,面对一多万日军的进攻,每一天,盟军士兵的伤亡,都在数千乃至近万人左右,虽然进攻一方的日军士兵,伤亡更大,但盟军拼不起消耗,更要命的是,弹药和物资,眼看着接不上留儿了!
在后方统筹的费尔南德斯上将,也不轻松,澳洲东南部地区,差不多被日军轰炸机炸得成了遍地废墟,所有的工厂都损毁殆尽,澳洲东南部地区,彻底失去了自我生产的能力,如果不是依赖海来的补给,这场仗已经彻底输了!
也幸亏有**师舰队的护航,海上补给线才没有断绝,而且,因为**师舰队的存在,墨尔本和阿德莱德两个港口,得以保存,日军飞机将其视为禁区,大批来自印大陆的军需物资,才能送到前线,而不是被日军飞机炸毁。
费尔南德斯上将,一边忙着安抚后方的军心和民心,尽最大努力的给前线运送补给,一边忙着把养尊处优惯了的澳洲东南部地区适龄居民,编组成后备军,进行训练,为失血过多的前线,准备兵员,还要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比在前线的巴赫利斯曼中将还要忙碌和操心!
此时的费尔南德斯上将,非常希望有个人,能够协助自己,来分担压力,想遍了澳洲的军政巨头,也唯独是闲人一个的,盟军总部驻澳洲军事观察组组长麦克阿瑟中将,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对这个自高自大、到处惹事生非的美国人,他可是丝毫没有什么好感,更是不能主动上门儿去,恳请自己最讨厌的人,出来帮把手,但费尔南德斯上将,从内心里,希望麦克阿瑟主动站出来,承担一个盟军高级将领的责任,哪怕,就此自己放低姿态,忘了这个混蛋对自己做过的事儿,冰释前嫌,也在所不惜!
与麦克阿瑟相比,费尔南德斯上将,还是很善良的,此刻的麦克阿瑟中将,绝对没有站起来承担责任的意思,这家伙虽然人差,但对战场局势的敏锐程,却是相当的高,否则,也不会再当初吕宋岛战役之中,预感到大事不妙,提前溜走了!
把自己关在豪宅里的麦克阿瑟中将,对于澳洲战场的前景,十分不看好,他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离开澳洲,这块儿随时都可能陷落的土地,只不过,目的地却是颇为难以选择。
跑回美国本土去,日本海军对平洋的封锁,跟密不透风的似的,根本不可能平安到达本土,不定在半上,就机毁人亡,掉进浩瀚的平洋里。
到中国去,倒是一条,中国的蒋介石跟自己的私教不错,肯定能收留自己,当初,自己可是没少给他的部队,提供美式装备,虽然自己也从中捞到大笔的好处,但帮助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到中国去,有一个最大的难题,那个自己的死对头唐秋离,在中国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就连自己的老朋友蒋介石,也得看他的脸色行事儿,万一落到唐秋离的手里,下场肯定很惨,就算不死,下半辈也回不到美国去了。
对唐秋离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给**师部队背后下了多少绊,麦克阿瑟心知肚明,因此,去中国也不是个号途径。
想来想去,也只有西印大陆,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打定主意之后,麦克阿瑟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动用自己手里的权力,搞
第两千八百零五章 伊藤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