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怀里拿出玉帝事先给我兑换好的一枚五铢钱递给艄公,并叫他不用找零之后,拉着樊姑娘下船上了岸。岸上的东晋哨兵看到我俩一介书生打扮,也没多问,就放我们进城了。
鉴于我的考古知识,有必要对武昌城作一番介绍。根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吴王孙权为图霸业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在此称帝建都。故址在今鄂州市老城区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东吴立国60年间,武昌作为国都和陪都,先后达45年,与现在南京(当时叫建业,后来晋朝时改称建康)并称“东都”和“西都”。
此时武昌城的街头十分热闹繁华,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我跟着樊姑娘七拐八拐地进了一家绸缎庄,替她选了几匹深色的布料。接着又拖着她去一家裁缝铺做衣服。樊姑娘一开始不愿意,可我将她拉到一个路边没人的地方,低声用憋过来的建康雅言在其耳畔警告道:“如果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回邾城,让你逃婚失败!”这一席话还真像一剂强心针,她虽然跟我依旧拖拖拉拉的几趟下来,但也不再不听我使唤了。不知不觉,时空变幻得超出节奏,我俩从上午的邾城已经到了下午的武昌了。
完成做衣服的任务后,真正的快乐就开始了。武昌城的街头热闹非凡,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吃和小物件看得我目不暇接,脚就像黏在地上了一样,樊姑娘则几乎是在拖着我往前走。路上还看见几个打着赤膊的文人在吵架,樊姑娘告诉我说那是那些人服食了五石散的缘故。唉,早听说魏晋名士都好这口,没想到居然已经普及到民间了。
走着走着就饿了,看见前面一家外面挂着酒旗的折竹小馆,我就拉着樊姑娘进去了。这里很有点像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一群短衣帮的和穿长衫的队伍分得很清楚。这里居然还有温酒(吃了五石散,必须喝热酒,否则就死qiaoqiao了)服务的灶台!由于我是穿长衫的,又不是孔乙己,因此店家对我格外客气。我很大方地掏出二十枚五铢钱,点了一盘武昌鱼(清蒸的樊口鳊鱼)、一大碗神仙汤(鱼刺汤)和两碗大米饭(那时叫白粲),正准备坐下来吃,却发生那时的人们怎么都跟如今的小日本似的,全部都是席地而坐,饭桌也就一个低矮的食案。很是不习惯,可又不能表现得太过另类,只得学着樊姑娘和众人先脱去木屐,双膝跪地而让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当时叫跽坐,或者长跪)。可是店家的饭食刚刚用直口平底的青瓷碗端上食案,我还未开动筷子(那时叫竹箸),就被人从后面抱住了!!!
我尖叫着挣扎着抽出单手撑地跳跃起来,旁边樊姑娘也起身来帮忙拉开那人,可是那人也穿着长衫,碗里的酒还冒着热气,但此人力气大得吓人,而且他还不停地用西晋时就已流行的洛阳雅言说话,身上的酒气熏得我反胃:“晚霞晚霞,你别走!呃(那人打了个酒嗝)——只要你回来,只要你回来……”话语里带着一点山东特色。
挣扎了半天,这家伙突然自己松开了手,他这一松手反倒害得我和樊姑娘摔了个狗啃泥。我们俩愤愤地爬起来,却看见那个人抱着饭堂一根立柱在那里喃喃自语重复着那些话,这个醉鬼啊!
不过仔细看看,这醉鬼还是个俊秀的男人呢,看他的打扮也不像是泼皮无赖。而且想想,魏晋名士不都喜欢喝酒ke药嘛!听他的醉话该是被我身边这位樊姑娘给甩了,值得同情啊!可是也难不成非要抱着我一个大老爷们吧,虽然我知道东晋时期基友比例很高,可我没有龙阳之癖!!!站在这个醉鬼身边,我自动脑补了一番。
这边的吵闹惊动了掌柜的,他连忙带着店小二来“清理战场”,用一口略带古武昌特色的建康雅言道歉道:“两位公子对不住对不住,这是小店的住客,这也不知今天是怎么了,喝了这么多,惊着了两位公子。这样吧,今天这顿饭算小店为两位公子姐赔礼压惊的,还请公子们别见怪。”
6、武昌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