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参观故居许久,那些盒子里的报纸,江阳始终没有拿出来看。对于这些年代久远,被人翻阅过无数次的报纸,能够少翻一次便少翻一次吧。
萩原健一全程陪同着江阳,有为江阳讲解的意思,也有防止江阳损坏房子里东西的意思。
这并不是萩原健一不相信江阳,只是这房子对于他们而言太过重要了,并非只是相信与否的问题。
参观完房子之后,江阳和萩原健一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闲聊着。
一开始是萩原健一聊着杜文泉在日国的生活,这是江阳很好奇的。萩原健一讲着,江阳就听着。
后来不知怎么,话题就说到了关于杜文泉先生对于华国和日国两国料理的看法。
萩原健一说到:“杜文泉先生其实不曾教过我们华国的菜肴,并不是杜文泉先生藏私,实际上到了杜文泉先生那个境界,已经不存在什么藏私或者不藏私的说法。”
江阳疑惑道:“既然杜文泉先生没有传授你们菜肴,那又是怎么留下传承的呢?”
萩原健一回答道:“杜文泉先生曾经说过,菜肴的不同和地方文化、水土有些很大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华国菜可以在日国出现,但是华国菜永远不能代替日国料理,因为从几千年到现在,日国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非轻易能够改变。杜文泉先生留下的传承也并非什么菜肴,而是厨艺理念。”
江阳听着萩原健一的回答,对于杜文泉先生有些新的认识,这个说法倒是和他之前想的差不多。
饮食永远不能说什么地方的比什么地方的好吃,因为那永远只是个人口味,无法代表菜肴不如。就好像吃不惯生食的人,觉得日国料理中的刺身简直难以下咽,但是日料刺身就真的不好吃了吗?
更极端的例子比如阿三国的玛莎拉,那种厕所的味道,让绝大部分的华国人难以接受。然而这种味道却是阿三国人的最爱。
你所嫌弃的味道,恰巧正是别人所喜爱的。
当然,禁菜不在此列。
江阳没有去询问萩原健一,杜文泉的厨艺理念是什么。因为江阳已经成为了厨艺大师,即便是再好的厨艺理念对于他而言都是没有用的。
江阳没有问,萩原健一倒是说起了一些:“杜文泉先生曾经说过,厨艺是没有国界的,世界上每个地方的厨艺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甚至那些原始部落的厨艺,也有值得学习的。厨艺不应该分区域,不能说华国不能学习日国料理的烹饪,也不能说日国不能学习华国菜的烹饪。两者应该是互补的,共通的,只有这样,厨艺才能提升上去。分地域的应该是菜肴,而不是厨艺,那些死守着前辈所传承的厨艺的人,不拿出去交流学习,一辈子的成就也就只有那些。”
江阳听着,越发敬佩杜文泉先生,江阳不禁在想,若是自己和杜文泉先生生在同一个时代,那该有多好?
“恨不能同时代啊!”江阳感慨了一句。
萩原健一笑道:“江阳厨师的这句话,也是我们这些厨师经常说的。实际上杜文泉先生虽然没有传下任何华国的菜肴,可是杜文泉先生用华国菜的烹饪理念创造了许多日式菜肴。他对于我们日国料理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这些厨师,往往一想到杜文泉先生,就恨不能与先生生在同时代。”
除了厨艺以外,江阳最佩服杜文泉的一点就是,他能够让这些日国的厨师对其有些毫不掩饰的崇拜。这并非厨艺好就能做到的,能够在他过世这么多年还有着这样的情绪,杜文泉先生的人格魅力无疑是很强大的。
萩原健一的情绪忽然低落下来,有些感伤道:“当年杜文泉先生非要回华国时,当时他的徒弟们都竭力阻拦。甚至于日国几次想要颁给杜文泉先生日国公民的身份,可是都被杜文泉先生拒绝了,他坚持称自己是一个华国人,不肯接受成为一个日国人。当年杜文泉先生回去时,他的弟子们曾经问到,既然先生说厨艺没有国界之分,又为什么非要回去呢?杜文泉先生的回答是,厨艺没有国界,但是一个人有,我先是一个华国人,然后才是一名厨师。就这样,杜文泉先生回到了华国。我们最遗憾的就是,在杜文泉先生过世的时候,没有能够见到其最后一面。”
第742章 杜文泉的厨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