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明帝国派出使团为高丽王撑腰打气,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啊。一笔阁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不光是高丽国群臣拍手称快,就连那些在高丽过做生意的汉人行商们,也都欢欣鼓舞,备受感染。
大明的商人苦啊,说实话自从有封建四民等级以来,他们的身份地位何时得到过保护?
家虽富,可位不如民也。
民虽苦,可地位使然,国之根本也。
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经常见到家资巨万而着麻衣布履者。
不是他们装逼,而是朝廷律令,规定他们的衣着不得超过规定。
上好的丝绸他们穿不起吗?非也,不敢逾越也。
东亚诸国一体习汉文仿汉律,到哪里都一个吊样。
虽然现在老朱在郑长生的建议下,在国内开放了对商贾的种种限制,但是他们的影响还没有到国外。
毕竟国内尚未一统,域外番邦对大明这个新兴的帝国还不是那么了解。
虽然东亚诸国离的近一些,影响大一些,但是也并未完全辐射。
就拿商贾地位这件事情来说,高丽依然秉承前人,对他们加以限制,甚至是盘剥。
不过这是针对他们国内的一些商人的政策,对大明的商人略微好一些,毕竟来自天朝上国嘛。
可是,盘剥也是少不了的。
是以,大明的商贾苦也!
对于这次母国派使来高丽,他们是大受鼓舞。
甚至联合起来组织了一个大明商会,还准备派代表觐见大明皇帝的特使永和伯爵郑长生。
如果能够走通了永和伯的路子,那么以后大明的商人地位在高丽就有了保障了。
到时候,看谁还敢盘剥我天朝上国的商人。
他们都憋着劲筹划,甚至各大商号凑钱五万两白银,用以疏通永和伯爵的门路。
人们都等着大明皇帝的特使永和伯爵郑长生的到来呢。
~~
这一日,高丽王都开京,从城外十里处就已经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了。
这都是前来迎接大明特使团的民众们。
人太多了,就连维持秩序的差役们都人手不足了。
差役官头头们一边骂着,一边挥舞着马鞭子,把人群尽量的往后面撵。
官道都快要被挤占了,这怎么能行?
来的可是天朝上国的永和伯爵,听说是大明帝国皇帝的最宠信的臣子。
还有,据说皇帝为了能够时常见到这位年轻的伯爵大人,甚至在明帝国的中枢------皇城之外赏赐伯爵府一座。
而且打通了皇城,特意开了一道宫门供这位伯爵大人进出。
更有传言说,这位伯爵是大明皇帝陛下的私生子。
要不然的话,他怎么会这么受宠信?甚至比皇子都要宠信。
这大概是大明皇帝陛下在弥补这么多年儿子流落民间之时所遭受的苦难啊。
这个说法的市场还是很大的,高丽国的人还是愿意相信这种花边新闻的。
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天性吧,要不然后世的棒子国娱乐花边新闻怎么那么发达呢?
呵呵,有点调侃了,不过这就是事实。
高丽群臣,甚至高丽王都对这个传闻笃信之极。
因为从高丽驻大明的使节传回来的消息作证,这位伯爷在皇上面前受宠的程度都已经要超出他们的认知了。
皇城骑马这待遇谁曾听说过?
就连那些大明的功勋卓著的人恐怕也没有这个待遇吧?
谁见过帝王会宠信臣子到这种地步?
喜好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的高丽人还打听到了一个让他们以为这就是铁证的佐证材料。
永和伯爵之母亲,貌美如花、气质非凡,绝非一般寻常妇人所能比拟的。
还有永和伯爵之母亲守寡多年,而且笃信佛教,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的礼佛,而且从未有过其丈夫的一点消息。
另外其母李氏秀英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大明帝国当今的皇上,曾经带兵驻扎过李氏所在的城池。
这还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吗?
也不知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
第0691章 盛况空前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