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天下初定,将会迎来大唐的太平盛世,战争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府中只有武将,闲的无聊之时,多半就只会惹祸上门,没事儿还得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来不至于后半生落寞。”袁紫烟笑吟吟的说道。
“还是紫烟有远见,我正想着将来战事减少,这些武将难免会恩宠减退,无所事事。若是开设文学馆,不仅可以招纳天下饱学之士入府,同时还可以对尉迟恭、程咬金等读书不多的武将授课。哈哈!”李世民高兴无比,这种人实在是闲不住,总算是又看到了眼下可以着手去做的事情。
在天策府紧锣密鼓的布置同时,李世民的弘文馆也正式成立,消息一出,引发众人热议。
李渊从父亲的角度还是十分欣慰的,儿子文韬武略,综合性人才是他十分赏识的,为此还拨去款项表示支持,所以进度也很快。
支持李世民的这一方大臣表示欢欣鼓舞,而反对派则表示担忧,功高盖主,对于国家社稷的稳定绝对不是好事儿。
道理很简单,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说明,李建成好比是大学生,将来当了导师,每天给李世民这个博士生上课,不是很奇怪吗?
所以,也有大臣上奏朝廷,说李世民的权势过大,几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如此下去,灾祸丛生。
李渊对此也并非是一点担心没有,但是觉得此时便做出决策为时过早,反而寒了功臣的心。眼下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赶紧把李建成保送研究生,缩小跟李世民的差距,等到太平盛世之际,再多栽培一下,也糊弄个博士学历或者博士后的,表面上压制住李世民再说。
思来想去,李渊亲自给儿子写了一道诏书,表彰他的功劳。认可他的辛苦,劝慰他再接再厉,不要让臣民失望,同时还给李建成送去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朝中重臣也派去一大帮。
李渊言外之意还有,大唐的局势初定,这仗也十分关键,不要伤亡数字,只要最后胜利的结果。
此时的李建成正在生闷气。李世民根本不消停,让人实在是不放心,“先生,我等虽替换了李世民,但是却将他留在长安,整日与父皇商讨国家大事。我自知不如他,难保父皇他日移爱,宠信李世民。”
魏征则安慰道:“太子无需消极,秦王势盛,太子要求易帅。陛下还不是痛快答应。正可说明,陛下对太子期许很高,若是此战得胜,便可堵住悠悠之口。老天既然让太子先于秦王出生,便自有其道理。”
两人正说着话,侍卫来报,圣旨到,同时还有大批军用物资以及十几位文武重臣。
魏征呵呵直笑,拱手说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应是陛下有意抬举太子殿下,故而如此。”
李建成也想明白了,高兴的迎了出去,宣读圣旨之后。那行支援小团队便径直走过来,参拜太子。
为首一人,十八九岁的年纪,高大健壮,神采飞扬,正是李渊的堂侄。李建成等人的堂弟,名叫李道玄。
李道玄十三岁时便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骁勇不亚于上将,令李世民叹为称奇,李渊对这个堂侄也十分满意。小小年纪便封了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加封淮阳王,可谓是荣极一时,后福无穷。
和许多唐朝宗室子弟一样,李道玄最为崇拜的人便是李世民,行走坐卧一举一动都有意模仿,甚至连强调都有几分相似。李世民对此哭笑不得,李渊却常因此乐得哈哈大笑,甚至还说自己这个侄子越长都越像李世民了。
军中也有很多人拿这个取笑李道玄,但是李道玄根本不以为然,崇拜偶像有错吗,模仿偶像犯法吗?我骄傲,我自豪!
“呵呵,堂弟也赶来了?”李建成笑呵呵的上前亲切打招呼。
而李道玄却大咧咧的说道:“太子,你这里搞得也太大张旗鼓了,我们秦王向来喜欢轻骑探营,深入敌军作战!”
李建成登时脸上现出不悦的神情,说道:“冒险作战,取死之道。”
“哈哈哈,话不能这么说,秦王出生入死,到现在身上的伤疤也没几个,怎能说是冒死呢!”李玄道摆摆手大笑道。
对于魏征而言,笑声显得有些刺耳,冷着脸上前说道:“淮阳王,此时为太子统领将士,秦王虽有万般好,不也正在忙于建造府邸吗?”
“你算老几
第二八六章 刻意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