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爱黄台吉,这是明人对俺答汗长子的称呼,把汉那吉、钟金哈屯以及恰台吉等人也只是照顾高务实的理解才用“辛爱”来指代他。事实上,他的名字叫僧格都古楞特穆尔,蒙古人一般称呼他为僧格,所以他其实应该叫做僧格黄台吉(黄台吉的意思类似于皇太子,但仅仅只是类似,成吉思汗的子孙在此时通通是“台吉”)。
辛爱今年已经六十出头,头发斑白,梳着蒙古人常见的辫发,汉人称之为“椎髻”的,即剃去其顶成三搭头,前头为马鬃式,左右缯辫,为之练垂式,蒙语为“失必勒格尔”。
对比一下把汉那吉,就知道辛爱对“汉化”的抗拒:把汉那吉的发型,仅仅是在两鬓各保留了一根缯辫,其他均于汉人发饰无异。
而且把汉那吉除了外出打猎之外,连接见部下都喜欢身穿汉人服饰,尤其是大明的官服,更是特点鲜明。他那副形象,在蒙古人中可谓相当罕见,好在全蒙古都知道他是个哈明,手里实力又强,所以才没有人跳出来指责。
辛爱就不同了,他这个发饰说起来还是成吉思汗时代的风尚,现在搞出这模样,纯属一种“复古风”。
辛爱用人的风格,很符合达延汗年老之后的做派,手下大将就是他的几个儿子。
这群孩子现在围坐在辛爱的下首处,也没多大的规矩,就这么随随便便坐在毡毯上。
“大汗薨逝这么久,土默特八部,竟无一部派人来请我继位大汗,你们说说,这里头有什么鬼?”辛爱手里抓着一个银杯,轻轻晃动杯中的马奶酒道。
他的几个儿子忽然对视一眼,都不肯先说话。
所谓土默特八部,这是按照整个土默特在北元体系内的划分说的,而不是俺答的东西哨划分。按照这个八部土默特划分方式,土默特的八大部落是如下分布:
他自己是一部,也就是辛爱黄台吉部,驻牧于宣府边外的兴和(后世河北省张北县)以北的小白海、马肺山一带。这里距离大明边境三百里,位于土默特万户的最东边,本与朵颜卫的兀良哈部驻地相接,后来兀良哈被肢解出的一部分也被划给他驻牧,势力又东扩了一些。
其二便是大成台吉部,驻牧于山西偏头关西北,整片区域叫做哈朗兀。这里距大明边境也是三百里。这个所谓的哈朗兀,就在大板升城之西。也就是说,大成台吉部的牧地,是土默特万户驻牧地的最西端,从大板升城往西全都是他的驻牧地,隔黄河与鄂尔多斯万户相望。而大成台吉所部的主体,就是其祖母一克哈屯留给他的原“蒙郭勒津部”(这是部分史学界学者的观点,我对比看了,觉得比较靠谱,所以本书采用,但不保证一定准确)。
其三则是巴岳特部(一作摆腰部),乃是俺答次子布彦台吉所属之部。该部驻牧地位于大同府的天城卫(后世山西省天镇县)、阳和卫(后世山西省阳高县)边外的伊克掬力革一带。这里距离大明边境依然是三百里左右。
布彦台吉死得比较早,但留下一子,叫巴都尔台吉。该台吉依然死得早,但很能生,乃有六子,均在一处驻牧。其长子松木儿台吉在父亲死后成为巴岳特部部长。不过该部实力一般,而松木儿台吉本人是恰台吉的铁杆粉丝,所以巴岳特部某种程度上受恰台吉影响。
其四是畏兀慎部,该部是俺答汗第四子丙兔台吉所率之部,其驻牧地在大成台吉部之北,亦即山西偏头关所边外,“胡地委兀儿趁”(根据肖大亨《北虏风俗》)。这里距离大明边境比较远,有七百里左右。
在原历史上,丙兔台吉后来西迁青海驻牧,这个驻牧地遂为辛爱黄台吉长子扯力克所据,但眼下他还在此处。不过这个部落实力也不强,一般表现就是“从众”。
其五是巴林部,该部是俺答汗第五子野力邓吉(汉籍称把林台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大同阳和正北边外的歹颜那石机之地。这里距离大明边境五百里。把林台吉有七子,其中哲里图台吉较为著名,也是个支持农耕化的台吉,跟把汉那吉关系不错。
其六是邓达拉特(打喇特)部,该部是俺答汗第六子哥力各台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大同得胜堡边外垛兰我肯山山后,其驻牧地距离大明边境也是约三百里。邓达拉特部目前还算有一定的实力,非要爆兵拼一
第052章 辛爱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