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石鼓城,夏南重新找了一条船,沿运河下杭州,这一次没找到专门的客船,只有一艘货船。
货船的条件肯定比客船要差一些,但夏南不想久等,干脆就搭乘货船算了,买最好的房间,还过得去。
石鼓城距离杭州已经不远了,一路顺风顺水,顺流而下,只一日的功夫,就从石鼓城来到了杭州城。
在杭州码头下船之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边布满了红霞,夏南并没有进城,转向西边而行。
从记忆中翻出来,夏南小时候,和他母亲董婉洁一起,住在杭州西三十里外的双桥镇,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大明国以武立国,武比文重,考武举的人比考文举的人多,使得文举的竞争力不算太激烈。
但这也是相比于武举来说的,文举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一路考上去,没点真实水平是不可能的。
夏南不到十五岁高中举人,除了本身确实有那个天赋之外,与董婉洁的悉心培养分不开,让夏南不由感叹,母爱之伟大。
听靖平皇帝所说,夏南的父亲夏分宜和母亲董婉洁曾经都是高手,尽管夏分宜死了,董婉洁被废了武功,曾经的武学经验应该没丢啊。
有武学经验,有神功秘籍,夏南想不通,董婉洁为何不教他武功,毕竟,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的世界。
这一次回乡,除了祭奠一番母亲的亡灵之外,夏南还有一个目的,想追查事情的真相。
俗话说得好,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在京城的时候,处于皇权的高压之下,夏南可以做的事情有限,许多事都不敢做得太过分。
像朱家,夏南对其恨意熊熊,朱家对他造成的伤害,他没一刻敢忘记,只恨不得将那个贱人千刀万剐。
一穿越过来,就成为一名太监,夏南的怨气不小,这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怎么可能不想报仇,只是,朱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朱家作为京城拍得上号的巨富不说,朱彬这个贱人,还真和梁王有勾连,听说梁王有意纳她。
通过东厂,打听清楚了朱家的详细信息,夏南有些推测,一旦他动朱家,未必破得开对方的关系网。
而且,若梁王插手其中,夏南不说对朱家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最多骚扰一番,没什么意思。
既然不可能将朱家逼得破产,给朱家造成致命的打击,夏南干脆就不轻举妄动,留待有了机会,一击毙敌。
如今,夏南离开京城,看似离大明的权力中心远了,实则更加自由,可以尽情开始自己的计划。
不仅自己的仇要报,夏南还有一个决定,若有能力,连父母的仇一起报了,管他玉女宗或者慕容世家,一锅端了。
落日的余晖将尽时启程,向着双桥镇而去,在星辉漫天的时刻,他走进了这个安静的镇子。
夜晚的双桥镇十分安静,街道上没有行人,没有喧哗之声,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一声一声,或者哪家媳妇高亢的大嗓门。
夜色很重,又没有星星、月亮,能见度不高,但夏南走在镇上,似乎一切都看得见,都在眼底。
一入双桥镇,许多久远的记忆,像放电影一样,在夏南的眼前回放,清清楚楚。
关于前身的记忆,夏南用到的时候不多,很少会去回想,去回顾,但这一刻,却渐渐清晰,历历在目。
前身一心扑在学习上,很少与人接触,少于事故,故显得有些天真,但人品极好,十分孝顺,绝对是读书人的楷模。
或许是董婉洁将他保护的太好了,在她过世之后,夏南的生存十分艰难,不是说吃不饱,穿不暖,而是难以得到与功名相对应的地位。
在曾经走过的街道上走过,河边、小巷子里,夏南找回了前身的诸多回忆,他可以感觉得到,前身那时候是幸福的。
“哎,平凡的温馨,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夏南感叹道,由此及彼,想到了自己。
怀着淡淡的回忆的温馨感觉,夏南通过一座桥,来到了双桥镇的一角,这里有一座土培房,只有两间。
双桥镇依一条河流而建,一座小镇,被一条河流分成了两半,河流上架起了两座石桥,十分坚固的石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第一百三十七章曾经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