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新招募的5万大军成军如此之快,前提是吕汉强先派出了1ooo自己见过血的本军老兵,在将战场上的那种经验带过去的同时,也将自己当初训练形成的队列与纪律传输过去,而同时,最得益于平6赵梓训练出来的那一千乡勇。? ? 那就是教导队,那就是基础。
一个老兵,完全可以带出五个新兵,而这五个新兵在老兵的带动之下,会在简简单单的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快形成战斗力,形成一种高昂的气势,形成一种精神。这就是吕汉强一直叮嘱赵梓,不断的在平6为自己训练那一千教导队的原因,只要他们存在,只要他们心怀自己的思想和纪律,只要他们源源不断的在培养,那么自己所阐述的思想理念,就会被不断的灌输与传承下去,别说是这5万大军,只要给吕汉强1ooo教导队,再加上1万老兵,那么,即便是瞬间招集1o万流民青壮,在有充足的物资做基础,也会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形成战斗力,核心的力量就在于此。
卢象升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但是卢象升认为现了一个吕汉强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吕汉强一直坚信他的长枪和长弓的威力,在他的军队里就没有火器。
没有最昂贵的武器,这怎么能行?看来自己的三弟还是太过保守,还是相信长矛大刀那一套,但现在看来,既然装备长矛大刀都能让这支队伍有如此高的战斗力,那如果装备上大明军队里最昂贵的火器,那还不打遍天下无敌手?而自己的三弟之所以不装备自己部队火器,那是不是还是在金钱上,和朝廷供应上有什么不给力?因此上卢象升检阅了吕汉强的部队之后,面见崇祯皇帝,不由为自己的三弟哀叹,朝廷对吕汉强何其不公。
不公平在哪里呢?简单一句话,就是他认为工部对吕汉强的部队火器供应简直就是没有,按照一个懂得当时军事策略的人——卢象升,在他的思想里,一个军队不能按照大明的编编制加火器营,简直就是对这个军队的一种忽视,结果朝廷根本没有给吕汉强放火器,就说明朝廷对吕汉强这支南征北战欲血厮杀的军队的忽视,这就是不公平。
卢象升反映的情况,崇祯也认为这事儿的确对不起吕汉强,自己的这个伴读为自己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解决自己无数困扰的问题,正是在自己的这个伴读全力辅助之下,自己这个大明朝才有了中兴的迹象,这都有吕汉强的功劳,而恰恰自己却忽略了给他部队的供应。因为火器这个军械,在国朝控制的是相当严的,不是哪个军队想装备就想装备的,必须由,下面成成网上报请,最后才由皇帝和内阁联合批准,转往兵部核查,才能由工部拨付。
当然你拿了公文批复,到工部去领这些火器,那还要看你拿出拿不出回扣,如果拿不出回扣,那你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然而吕汉强在原先的时候,绝对不受那些东林把持的,兵部内阁所待见,想来他想申请编列火器营可能兵不也没往上奏报,这样看来还是自己疏忽了,委屈了吕汉强。
基于崇祯皇帝和卢象升这样的愧疚心态,于是卢象升开始,走正常的程序,向内阁申请给李汉强增添火器营编制的问题,只要内阁呈上去,现在崇祯已经端着笔就当着,写上一个字“准了。”
结果事情往往就这么怪,其实内阁辅周廷儒应该卖吕汉强一个面子,因为无论如何,在这次对山陕流寇和山东平叛上,吕汉强是出了大力的,变相也保住了周廷儒的辅之位,结果周廷儒现在已经是危机尽去,早就忘了饮水思源的古训,现在他又认为吕汉强是他的绝对政治大题,周廷儒便又拿出了为反对而反对的东林宗旨,和刚刚还掐的头破血流的钱谦益闵洪学再次联合,在这一次事儿上坚决地卡住了吕汉强的火器营编制,反正在他们认为,只要给吕汉强这只老虎添加翅膀的事情,就要坚决抵制,如果不坚决的压制吕汉强,若是让他对建奴的战争再胜几场,那么孤臣党将更加气焰嚣张,吕汉强将更加跋扈,东林这些正人君子就将步入万劫不复,藩镇割据将在这大明王朝出现,大明危矣,天下危矣。
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在家里求神告佛,恳请漫天神佛让吕汉强连败几场,这样自己将稳坐朝堂,这样大明江山就有更辉煌的前景。
因此,朝堂上的群臣终于又找到了一个撕咬的借口,东林和孤臣党就将这种没有边的撕咬扯到地老天荒。
第725章得来不易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