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这日,谢老先生带着一帮的学生,都跟着凑热闹来了,人家说了郡守夫人的庄子景色怡人,要过来陶冶一下学生们的情操。
私下里面就是为了给这位郡守大人还没有出身的儿子,增加一下文学修养,就不信,让一帮的名仕学子熏陶着,文学气氛包围着,将来的孩子还会同胖哥一样粗鲁不堪受教。
老先生不要跟随和一些,人家一家子出游,他竟然也能搀和的上。
池二郎看看夫人,真怕夫人反映不高兴,能说自家夫人喜静,怕闹腾吗。
这位谢大先生,可不光是小舅子同儿子的先生,人家还是夫人娘家隐形的长辈呢。忍着吧。好在夫人也知道给小舅子还有儿子面子,没有怎么反对。
出了东郡城,道路两边,时有散落开的各种正是花期的果树,一路上别说那些学子,就是池二郎都忍不住嘴角高高翘起。
他池二郎在辽东也有四年多了,当初的辽东遍布荒山,哪里有这种入眼的惊喜景致,到处光秃秃的。这些不能说全部是他池二郎的功劳,可没有他池二郎辽东,东郡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二十多岁的池二郎那真是压抑不住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得。若不是人太多都想直接去马车里跟夫人分享一下喜悦。
谢老先生坐在马车里面看着路边,或者目之所及的景致,也是频频点头,不得不说,这些变化,是随性的郡守同郡守夫人给辽东带来的。没有这位池家二郎在东郡,朝廷上谁能正眼瞧上一眼这里呀。别说那些这位郡守大人给东郡上书奏请的各种府里待遇了。朝廷有人好做官。朝廷有人地方也沾光呀。
就是那些学子们,也有这个认识:‘当初大家要想欣赏这种心旷神怡的精致,还要到夫人的庄子上呢,如今我辽东竟然果木频植,都是托了郡守大人的福气。’
队伍里面随着池二郎一起骑马的五郎嘴巴弯弯的。都是挡不住的高兴。
就是才懂事的胖哥在池二郎的怀里也跟着骄傲。
池二郎骑马在外面,不好装作听不见:“都是岳父大人的抚照。”
五郎挺胸抬头,姐夫口中的岳父大人那是自家亲爹的。胖哥跟着挺胸抬头,那是外祖父。她娘的亲爹。
芳姐在马车里面心情也颇为舒畅,现在只是个东郡,等到整个大梁都遍布自家老爹的嫁接果树的时候,他家老爹那就是功在社稷,他华家万事千秋的功泽。别说是大梁,就是改朝换代,他爹的功泽那也是能够载入史册的。
做官就该做这样的官,妥妥的,自家小五郎的未来,明媚明媚的。
芳姐对于谢老头的感官终于好了一些,谢老头教出来的学生,见识还是很不错的吗。
张家大朗对于学子的话,那是听在耳朵里面,记在心里面。同这位侯府出身的妹夫相比,他张大朗真的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再有就是对京城尚书府的认识,那真是具体深刻多了,在濠州,通州两地,对于华府,人们认识到的,只是三品上官的华大人。那是华府一房的势力而已。
可就是如此,还是让他张家敬畏三分呢。他们张家虽然是氏族,可在这位大人手底下。那是下官。他张大朗不过是个衙内。
可在这里,在这个地广人稀,气候恶略的东郡,人们说的是京城尚书府。还有郡守大人的岳丈大人,尚书府的二老爷。
不管是哪一个,同他们通州张家相比,那都是碾压性的存在。认识太过深刻呀。原来对岳家的认识实在太过肤浅。以至于差点做出伤筋动骨的选择呢。
如今想来都是他的岳父大人好脾气呢。后怕呀。
更是认识到,同郡守大人比起来,他张大朗充其量算是个衙内。有什么身份可言,难怪才到东郡的时候,被小姨子小舅子们那么收拾。人家不用涨娘家的势,就夫家他张大朗就无可奈何。
不用偷偷的打听,张家姐夫也知道,在京城的连襟都是在朝廷里面有品级的,他张大朗还真就没有让人看上眼的地方。
通州张家在京城算个什么世家,三流都排不上,还真难为当初岳父大人能够青睬。不是他气馁,实在是认识太深刻。
难得夫人大度,愿意容忍这么些年。忍不住往华二娘的马车里面频频张望。
芳姐不是有意
第五百零九章 惜别(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