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的和谈事件,最终以文臣的妥协而画上句号,朝议发酵了将近三天左右,终于有大佬撑不住了,首辅王锡爵亲自带着内阁诸臣入宫觐见,商议此事,没过多久,朝廷下旨,和谈条约以太子拟定者为准,备倭军一事由太子全权主持。
与此同时,朝廷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次辅之位,也终于邸定。
次日,皇帝中旨左都御史衷贞吉入阁,封太子少保,晋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衷贞吉终于如愿以偿,入阁成为次辅。
不过皇帝随之而来的另一道谕旨,却同时也让众臣小小的惊讶了一把,詹事府左詹事李廷机以礼部尚书同衷贞吉共同入阁办事,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
要知道,李廷机作为从龙之臣,前途一片光明,又是正正经经的清流出身,日后入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日后是日后,此时入阁,着实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并非不可理解,詹事府少詹事,向来是以阁臣兼领,虽说这一次情况特殊,才令李廷机得了此位,但是总归规矩还是规矩,被皇帝征调入阁也是应有之理。
只是在一年以前,那李廷机还是一个在南京城坐冷板凳的国子监祭酒,如今不过区区一年的时间,便接连接任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尚书,进而一举入阁成为阁臣。
这一番升迁速度,着实是让人艳羡啊!
不过艳羡归艳羡,有心之人却是敏锐的注意到,随着皇帝的这一番调动,内阁当中五位阁臣,有三位都和太子有着不浅的关系,尤其是李廷机,可是痕迹浓厚的东宫属臣。
此人一旦入阁,则代表着太子在朝政之上,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皇帝究竟为何这么做,背后的意味着实是引人思量啊……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皇帝再度下旨,命太子主理三大营营务,总督大臣陈良弼辅佐太子,务必重整三大营军纪。
慈庆宫。
此刻的慈庆宫,气氛倒是凝重的很,李廷机的眉头紧皱,丝毫没有新晋入阁的兴奋之意。
“殿下,此事您怎么看?皇上的这番举动,会不会是……”
尽管大殿当中已经遣散了所有的宫女内侍,但是李廷机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
近来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皇帝的的确确是在为某些事情做准备。
三大营的事情且先撇开不说,还可以勉强解释为恰逢其会,但是中旨衷贞吉和李廷机二人入阁,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背后的意味就值得揣摩了。
衷贞吉和朱常洛也是老交情了,当初敲登闻鼓的时候,衷贞吉便曾经助过朱常洛一臂之力,而后来朱常洛回京,二者更是多有交际,承天门扣阙事件,浙江盐业一案,扬州黄册一案……这些事情当中,衷贞吉都是和朱常洛站在一起,结下了不浅的交情。
虽然不能就此说衷贞吉就是朱常洛的人,但是至少他和东宫十分亲近,如此一位政治态度明显的大臣,放在次辅这般位高权重的位置上,意义本就不同。
至于自己入阁的事情,则是更为奇怪!
李廷机知道自己的分量,资历实在太浅!
当这个礼部尚书都是托了朱常洛的福,勉勉强强上去的,毕竟从龙之功嘛,必定是要赏的,不然如何安定臣心。
但是要说入阁,他还差着好大的一段距离,朝廷当中是讲究资历的地方,而且按照规矩,他至少要在吏部或者是户部等其他实权部门轮转之后,才能获得入阁的资格。
而此番贸贸然的就被皇帝中旨入阁,李廷机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心中的急躁之意。
回想起整件事情,皇帝本可以一开始就将消息放给那些商人,让他们出面游说朝臣,自然兵不血刃的解决倭国条约一事。
但是皇帝却偏偏按兵不动,非要等到朝臣闹得沸沸扬扬才出手解决,如此小孩子赌气般的举动,可不像是皇帝的风格。
要知道,如此做法,虽然解气,但毫无疑问的是会令朝局动荡,和长久以来皇帝维稳的理念相冲突,皇帝早已经不是毛头小子了,不可能为了一时之快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而李廷机也隐约听说了风声,自己这次入
第五百五十九章:种种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