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一开始,就有人建议让周瑜率军追杀刘备,可是孙权却并没有同意这一点,而是以江陵地理位置险要为理由,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让他在那里进行驻守。
对于这一点许多人表示不理解,可是孙权麾下的首席文臣张昭却是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当初孙策将死之时,嘱托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意思已经很明显,是把张昭和周瑜作为托孤之臣,帮助孙权稳定江东秩序。
在孙策死后,这一文一武二人也的确为稳定孙权的政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是他们在这过程中也树立了足够高的威望,尤其是在这一次赤壁之战,周瑜的获胜更是让他的声望如日中天,甚至都隐隐有盖过孙权的势头,而张昭也多次对孙权的决断提出反对意见,比如孙权为了能够加强江东军对北部边境的防御和控制,提出来把治所迁到秣陵,可是却遭到了张昭的激烈反对,之前的两个托孤大臣现在成了掣肘,这让孙权很是不舒服,为了不让周瑜继续立功,所以他任用听命于自己的老将程普为帅,让他去追杀刘备并占益州的土地,以分周瑜之功,并且对周瑜形成掣肘。
可是没有想到程普竟然战败,不仅损兵折将,还让孙权之前的计划全部落空,现在一个仅有不足一州之地的刘备竟然被封为蜀公,可是他拥有扬、交、荆三州之地,竟然还只是一个吴侯,这让他十分气恼,恼羞成怒之下再也不顾的猜忌了,主要是因为他麾下确实已经没有可用的帅才了,所以立刻决定以周瑜为帅,率军继续征讨益州,狠狠的给刘备一个教训。
其实这时候周瑜不愿意再接受这个任务了,因为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不过为了实现自己两分天下的大战略,周瑜还是义无反顾的接受了命令,立刻前去上任。
虽然现在诸葛亮奉命去了南中,这确实给了周瑜一个可以攻取临江的机会,不过守卫临江的也不是一般人,这是刘备营中最善于守卫的大将霍峻,另外以刘备营中的二号谋士法正作为军师,再加上作为主将的张飞怀有强大的技能“震天吼”,这样的配置就连周瑜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周瑜策划了不下十次火攻,可是每一次都被拥有“守城”技能的霍峻识破,再加上法正善于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周瑜不仅没有攻破临江,反而还吃了一点小亏。如果不是自己统兵经验丰富,及时识破对方的奸谋并且果断退兵,甚至都有可能会遭受重创。
“如果主公在赤壁大战刚刚得胜的时候就用我,估计刘备早就成了我的阶下囚了,只是到了现在,对方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临江城池被加固,粮草囤积丰厚,既有张飞之勇,更有法正之智,再加上霍峻的善守,这一座临江简直就是无懈可击,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我实在是无可奈何,为今之计,也只有断敌粮草,与敌军比拼消耗了。”
其实对于这种持久战,周瑜非常不愿意去打,可是一旦撤退,估计自己两分天下的战略将再难以实现,既然刘和肯放回关羽,并且保奏刘备为蜀公,这就代表着刘和一定不会放任自己吞并蜀中,好在刘和经过许都的大战,损耗量草非常多,尽管他坐拥半壁江山,一时之间也再也难以筹备供应新的大战的粮草,所以一旦失去这次机会,以后将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也正因为这样,周瑜咬着牙,决定与对方打消耗战、持久战,不管想什么办法,一定要夺取临江。
好在孙权现在还相对比较开明,对于周瑜的计划完全支持,不惜代价的从各地征募士兵,运送粮草,保证周瑜大军的供应。
而与此同时,在南中地区,诸葛亮用了半年的时间,通过七擒孟获,彻底征服了南中,孟获对关羽的勇武和诸葛亮的智慧衷心钦服,表示终身不复反叛,而且直接率兵帮助诸葛亮作战,抵挡侵入益州南部的江东军。
这时候太史慈的江东军不仅拿下了整个交州,而且成功招降了牂牁、兴古二郡,一时之间兵威之盛更胜蜀军,这让周边许多郡县长官全都心中动摇,做好了投降的打算。
这时候诸葛亮与关羽抓住战机,率军偷袭太史慈的营寨,其实这种偷袭本来能够被太史慈轻易识破的,可是没想到诸葛亮竟然使用了遁甲秘术,改变了天气,借来了一场西风,并且火烧太史慈的营寨,导致太史慈大败,只好放弃兴古,回到牂牁固守。
第四百七十一章 玩弄于股掌之中